许多年之前,我设想过一个简单的比喻,记录在《事工哲学(7)——为羊舍命,还是为狼舍命?》。其中的故事段落引用如下:

从前有个大森林,森林里面有大灰狼。森林边上有两个牧人,都是好牧人,各自照顾一群羊。

有一位牧人担心狼来伤害羊,就严严实实地修了羊圈,认认真真地照顾和保护自己的羊,心中预备着为羊舍命。他心里想着,万一狼来了,我真的丢了性命,是否就可以保全所有的羊呢?于是,他也训练羊群,让他们变得强壮,安排他们在狼袭来的时候,四散逃跑的路线。

第二位牧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他训练、鼓励、带领群羊,一道进入森林向大灰狼发起进攻,希望可以赶走大灰狼,建立一个羊掌权的森林。他的羊和牧人一样勇敢,跟随牧人一起进入了森林……

请问,牧人的责任是保护羊群,为羊舍命,还是定意要赶走大灰狼,不惜为狼舍命?

请问,羊的责任是跟着牧人进入狼群打仗吗?若狼要把牧人吃掉,羊应当怎么办?

有人说,第一位牧人和他的羊之所以安全,是因为第二位牧人和他的羊勇敢地与狼作战,狼若不跨过他们的尸体,就不能越雷池一步伤害其他的羊。所以,所有的羊都应当离开第一位牧人和他修好的羊圈,进入森林里参战吗?

——eddy的儿童故事集


但最近翻译约翰福音注释,似乎有了新的想法。在繁忙赶工期之余,简单记录存档……

9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耶稣使用了两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里,他是门。凡从门进去的就是牧人。但这个比喻所对照的是正常进门的牧羊人和翻墙而入的“盗贼”。所有的牧羊人(宗教领袖)都要首先通过门进入,或者说,他们自己先要藉着上主得救。

另一方面,羊也是从这门出入的,在耶稣看守的羊圈里,他们没有危险,也没有失去自由,而是按着丰盛的恩典出入、得草吃。

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捨命。

在第二个比喻里,耶稣是好牧人。这里的好牧人是唯一的。别的牧人也可能是“好牧人”,但并不要求他们为羊舍命。

唯有这一位好牧人,他所强调的主要特征就是“为羊舍命”,而且是主动的、自愿的。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权柄捨了,也有权柄取回来。

其他的牧羊人无论如何夸口,他们的舍命都是“情势所迫”或某种挑衅意义上的“碰瓷”。他们既无权柄舍去,更没有办法可以取回来。于是,无论是逃亡还是在某种隐喻意义上“舍命”,他们都可以算作

撇羊而走;狼攫羊,亦驱之亡……


这就是我对几年前那个儿童故事的新认识。也许是因为我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了几岁,所以他们需要新的故事或者故事新编了。

最近对一群神学生上课,对他们将来服侍的劝勉是这样,“不进去,不出去”。是为他们将来做事的六字真言,或者他们将来面对现实处境时需要回应的生存挑战和精神抉择。


约翰福音的第10章注释已经翻译完。一共930节,其中脚注占了43%,共402节。所以我实际的工作大概是528节。原文有18,069个英语单词,但需要翻译的只有9,299个字。翻译成为汉字,大概16,578字,汉英比为1.78。

翻译用时大概为15小时,自我校对用了1.5小时,这一章总共用了16.5小时。

按照这个速率,一小时产出正好1千字汉字,或者560个英语单词。

我目前的翻译流程并不利用chatGPT来辅助,因为这些工具固然可以更快地输出(主要是不知疲惫),但却无法完全信任。一旦起了完全放手的心,就可能被大语言模型的幻觉所欺骗,轻易放过错误(特别是微妙的神学错误)。翻译不在于一时的精进,而在于长期的自律和端正。但偶然遇见难解的句子,我是会问问chatGPT的。只是从整体上看,大语言模型**提高了翻译的质量,但并不节约译者的时间,反而加大了成本,提高了劳动强度。**这事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