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生涯,从教本科渐渐转到研究生,然后就变成了释经工作坊这样的成人教育,和在家教育这样的学前、小学教育。算起来明年就是从教30周年了。

有微信上未曾见面的朋友问起几个问题,简单答复一下。

  1. 教育的目标

  2. 做传道人没钱。老大义务教育,从来没有缴费择校,小学升了初中,初中升了高中,大学进了重庆市考生最容易考的一所“211”,我几乎没有任何辅导,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每周六带着小区散步1小时到2小时,随意闲聊,坚持了10年左右。

  3. David和Lisa在美国读过3年幼儿园,中英双语学校和蒙特梭利学校。同样的状况,在美国做传道人也没有钱,守着CIU门口的Ben Lippen也读不了,去的都是公立学校。Angela从婴儿开始参加First Step,一周1次老师上门1小时。如果在美国,我们大概会继续选择蒙特梭利学校。

  4. 教育不是批量生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不可复制、不可重建的项目。任何选择都有风险,而且要到多年之后才能见效。所以,我们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确定教材。

  5. 我们服侍的呼召在国内,所以一开始就计划做在家教育,算是事工计划的一部分。在搬家和规划事工时,一定要把孩子教育、医疗保障、将来退休等各种问题都考虑一下,否则很难持续地做事。2019年回国,我们就从蒙特梭利切换到SonLight体系。请参考下面确定SonLight的理由。

    1. 经济考量(也是事工的长期性考量):事工哲学(14)——我们下一代的吗哪

2. 拒绝过早的基要主义倾向:事工哲学(57)|在变化的世界里灌输不变的真理

3. 为什么是SonLight:事工哲学(23)——我们下一代的吗哪(关于教育)

  1. 在家教育最大的挑战是家长的自我管理问题。孩子们有自己的特点,凡是学习新的知识,都是在挑战他们的舒适区和知识的极限,所以他们会不断地抵抗学习。需要耐心和坚持。第二大挑战是时间管理。我们的事工太多,选择的事工模式也颇有挑战性,所以常常会觉得教育投入的时间不够。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也许需要进行调整。

  2. 我不喜欢太多的选择摆在面前,或者没一学期都忧虑一次要不要改变教育方式。所以有意识地断掉了更多的选择,只留下了一个选项。换句话说,孩子们现在的身份状态,我们家庭的经济状况,既去不了公立学校,也读不了国际学校或者私立学校,也没有合适的教会学校可以考虑。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家教育。我们没有B计划。

  3. 我的恩赐中最大的是教导恩赐,其次才是讲道、牧养和传福音之类。所以我并不太担心教育质量的问题,总是可以有办法教育孩子们。

  4. 所有孩子都是个案,所有家庭的选择都是立项可行性报告书。我们只是在尝试之中,而且在我们定居的城市里, 暂时还没有遇到采用SonLight的其他家庭。所以算是一种探索性的事工,并不是有经验的做法。需要10年才能看到效果如何,而且不能反悔重来。我们不鼓励任何人选择在家教育。

  5. 孩子们的个性不同,即使同样的教材和体系,效果也会大不相同。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