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早晨,预留为在家教育的时间,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懒懒地做一点翻译。

和Emma聊了一阵,讨论我们俩的继续教育。

对我来说,教育大概是三个目标在各种不同比例上的混合。第一个目标是向上提高,或者纯形而上的学习;第二个目标是向前纵深,或者技能上的精熟;第三个目标是打开职业发展的大门,或者学位与证书。

随手画一幅示意图,请原谅我的透视学有问题,本科的测绘和三视图没及格:

Image向上提高并无具体的目标,但站得高一点大概能看到更远或更多的门,或者这是一种丰富生命体验的自我教育。

向前的纵深则是单纯的技能增长,也许因此可以走得远一点,或者活动范围大一点。

而证书和学位,大概可以多打开几扇职业之门。

我们想了一下,我似乎想不出再增加几个职业的理由,如今的事情已经够忙了。Emma呢?也许她想再读一个学位,但我不想给她具体意见,留着她自己和上帝讨论去吧。

就这样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我对David说,今天不学习了,你自己玩吧。或者你有什么想要学习的吗?

他说,学点数学吧。我们就开始写“Dividend,Divisor,Quotient,Remainder”,然后弄了几个巨大的5位数除法。

休息了一会儿,开始下午的释经讲道工作坊,讨论诗篇的讲道策略,顺便聊了一下海归事工和Andy Stanley的“Communication For A Change”。

我和Emma开玩笑说,释经工作坊的目标是让参加者可以判断一篇讲道是否是“好”的讲道。Emma严肃地说,这不应当是你开设工作坊的目的。我争辩说是的,这就是教育的第一个目的,让人在形而上的“释经讲道”上提高,或者站得略微高一点,可以看些不一样的风景。倒是其余两个目的,或许不是我的主要目的,而是参加者需要花时间去解决的问题。


和远在海边的老朋友通电话,说起我们的讲道不那么“深刻”的问题。听说有一间大教会邀请他去客座讲道,他就装作忧心忡忡的样子说,我要不要接受邀请呢?会不会去了以后,我的名声尽毁,在这个城市里以后都没朋友了?我也装作严肃地对他说,你要谨慎,要不就讲不会出错的约翰福音316?……

对我来说,讲道,作为礼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本质是指向神的,是向神献祭的作品。如果讲道还有教育的目的,那么也主要是形而上的目的。

因此,我并不期望听众们存有更多的期望,试图在我的讲道中听到什么精深奥妙的神学,发现某些特别文艺或哲理的阅读,或者满足于一点迎合大众口味的庸俗批判与政治偏好。

讲道的目标是在信仰共同体中间传讲简单而古旧的福音,借此发动圣灵的大能,连同其他元素(祷告、认信、赞美、悔改、圣礼……)唤起听众的宗教情感和神同在的悚然。

从这个意义上看,讲道并不会变成技能大比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