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旅行之中。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情,暂时还没有解决。除此之外,大体上还是愉快。

临行之前,和一个小朋友讨论John Locke Essay Compitition,她选择的题目是“Small Religion and Big Cult”。Cult一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与英语不太一致,无论是翻译为邪教还是异端都不太恰当。一般而言,Cult指的是某种定型的、有一批参与者的崇拜仪式活动,比如我们在圣经注释中常见英语作者使用“Temple Cult”来指代犹太教的圣殿崇拜,其中的cult并无贬义,而是中性的描述。

Image

Lord Stark,I mean it.

好吧,cult的字典含义有好几个:

  1. 通常被认为不正统的宗教或伪宗教
  2. 一群热衷于某个主题(例如某个非正统电影、书籍、游戏)的狂热粉丝
  3. 宗教信仰与仪式
  4. 正式的宗教崇拜
  5. 某种边缘性医治方法(比如鸡血疗法)

下面我会使用cult的第一种含义,用“斜教”作为术语,但这里的“斜”只是表示“不正统”,并不表示“邪恶”的意思,所以不是“邪教”。


我为她简单回顾了一下Rodney Stark的斜教生成理论,路上无事,又重新阅读了一下提出Bainbridge and Stark模型的经典论文:

Cult Formation: Three Compatible Models
Author(s): William Sims Bainbridge and Rodney Stark
Source: Sociological Analysis, Vol. 40, No. 4, Sects, Cults and Religious Movements (Winter, 1979), pp. 283-295

两位作者提出了三种竞争性的斜教生成理论,并认为将三种模型综合起来,可能会构成一个有解释能力的宗教生成模型。简单描述一下,作为我自己的阅读笔记吧。

首先,所有宗教都向人提供某种等价交换物(对于现实不满的补偿机制),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有些交换物比较具体,例如“魔术”的医治,甚至特化的“可以治癌”,宗教市场上这样的新颖竞争者不会演化为宗教。如果要演化为宗教,所提供的交换物应该是不可验证(来世),不可立即获得(比如永生),足够稀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其次,并不是一切新颖的宗教观念都能吸引足够多的人,以形成斜教或宗教。大部分这样的新观念都消失了,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三种模型。

第一,精神病患者模型

  1. 新兴的斜教是由某些形式的精神疾病患者创造的。
  2. 这些人通常在精神病发作期间获得他们的新奇异象(vision)。
  3. 在发作期间,个体会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创造出一套新的补偿机制。
  4. 发病期间,病人对自己的新异象产生执着,要么因为他的幻觉似乎可以证明其真实性,要么是因为他的迫切需求得到了立即满足。
  5. 发作过后,如果社会上有许多人都面临“斜教”创始人最初所面临的危机和类似问题,那么这个创始人将最有可能成功地围绕他的异象形成一个斜教,因为其他人可能会对他提供的解决方案产生反应。
  6. 因此,这种斜教在社会面临普遍危机时最有可能成功,因为此时有大量的人面临类似的未解决问题。
  7. 如果斜教确实成功地吸引了许多追随者,那么个体创始人可能至少能部分治愈他的疾病,因为他自己产生的补偿机制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同时,他现在从追随者那里获得了真实的回报。

但精神病患者模型不足以解释所有斜教的发生。即使是最详细的传记,也可能无法明显的揭示某位创始人的精神病症状(或者说,看不出来这人有病)。所以,还有第二种模型,企业家模型

这样一个模型的主要描述如下:

  1. 斜教是为顾客提供产品并获取回报的商业实体。
  2. 斜教的主要业务是销售新颖的补偿机制,或者至少看起来新颖的、经过全新包装的补偿机制。
  3. 因此,一个这样的邪教必须生产供应新颖的补偿机制。
  4. 制造和销售都是由企业家来完成的。
  5. 这些企业家,和其他商业中的企业家一样,都是由寻求利润的欲望驱动,他们可以通过补偿机制来换取奖励,以获得利润。
  6. 进入创立邪教业务的动力是因为企业家认识到这样的业务有利可图。通常,这种印象可能是通过企业家之前与其他成功的斜教接触获得的。
  7. 成功的企业家需要技能和经验,这些知识最容易通过加入一个成功的斜教,参与其中的事业而获得。
  8. 最容易生产可销售的新补偿机制(或包装已有的补偿机制)的方法,是将现有的补偿机制和系统组件重新配置,组装成新的机制,或者对成功的系统性补偿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9. 因此,斜教倾向于形成谱系。这些教派之间通过企业家的个人关系连接。这些企业家们一开始在同一个斜教里开始自己的事业,然后各自离开去创办他们自己的教派。他们有很强的”家族相似性”,因为他们分享很多文化特征。
  10. 设计全新的补偿机制,创意可以来自任何异种文化或个人经验,但熟练的企业家在开发新产品时会仔细试验,并只有在市场反应积极的情况下才会将它们永久地纳入自己的教派。

但是,仅仅有个人性模型还是不足以解释某些现象。于是,还有一种团伙作案模型,或者叫作亚文化模型

  1. 斜教是一种新颖社会系统的表现形式,通常规模较小,但至少由几个密切交互的个人组成。
  2. 这些带有斜教性质的社会系统最有可能从早已深刻涉及神秘环境的群体中出现,但起起源也可能始于完全世俗的环境。
  3. 斜教是因为一个小群体企图在社会或宗教群体内部获取稀缺或不存在的奖励(rewards),但其过程被打乱或失败的结果。
  4. 这种演变开始于一群人致力于获取某种奖励。
  5. 在共同努力获得这些奖励的过程中,成员们也开始交换其他奖励,如情感。
  6. 随着他们在实现原始目标方面经历越来越多的挫败,他们也会逐渐生成和交换各种补偿机制。
  7. 如果小组内部的奖励和补偿机制交换变得足够强烈,那么该小组将变得相对独立,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完全的社会性向心力
  8. 一旦在某种程度上与外部控制分离,正在演变的教派将发展并巩固一种新颖的文化,这种文化由促进奖励和补偿机制交换的需求所驱动,并由基本偶然的因素所激发。
  9. 成功的教派演变的终点是一个新颖的宗教文化,这种文化体现在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中。现在,这个群体必须处理从周围环境中提取资源(包括获取更多新成员)的问题。

有些教会的做法近于斜教。但从个体经验上讨论,可说的不多。一个人一生很难加入多个邪教,如果不是一直陷入其中,大概就是被深深伤害之后,变成怀疑一切的惊弓之鸟。也有从中出离,仍然保持正常生活和信仰的人,但也不多。

也许分析一个教会在教导中提供(或承诺)的奖励机制与补偿机制,以及其要求成员付出的现实交换物,可以大致知道一个教会的形态吧。但从基督教而言,正统的补偿机制大致是一样的。我遇到过自称更加正统,因此虽然不否认我也是基督徒,但夸口“我们要先于你们被提”的基督徒。我也遇到过以反对某种意识形态(无论是政治、心理学、科学、神学、教育实践还是崇拜形式)作为自己主要意识形态的基督徒。

有些教会汇集了一群对社会不满的“反对者”,他们在经历了早先的创伤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现实交换物”。所以,他们在教会里推动更激进的行动,以换取臆想或异象中更好的奖励机制与将来的补偿。但对于教会里相对温和、有些中产的基督徒(或者已经跑完当跑之路,有荣耀的冠冕为之存留的老年)而言,这些行动将导致教会必然的分裂,因为对于中产阶级而言,或许“现实交换物”以及预支的下一代,看起来代价太大。

对于某个教会,我原本应当可以分析出这样的结论,但还是靠着道听途说才验证了这样的发展路径。不过,社会分析总是如此,绝大多数都是马后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