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ord bus is short for omnibus, which means “for everyone.” Bus was first used in this sense in the 1830s, its “everyone” meaning referencing the fact that anyone could join the coach along its route, unlike with stagecoaches, which had to be pre-booked.

以上引自韦伯斯特大辞典。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自己的词源。除此之外,似乎无话可说。大家都在刷屏。我知道,痛苦是一种无法持久的力量,很快就会看到某位消费(或者消解)痛苦者写一篇爆款文,“我们都在同一辆大巴车上”,于是痛苦得到释放,生活归于平静。当然,寓意解经总是最好的随手拈来。


最近教导David废奴的历史。我们学习和讨论了两个例子,阅读相关传记和百科全书。

第一个例子,威伯福斯在英国推动的废奴运动。三联出过一本《威伯福斯传:奇异恩典》,可以参考。简单说来,威伯福斯先生在议会里利用自己的人脉、影响力和策略,甚至采用一个一个议员拜访结盟的方式拉票,经过了40年的努力,从废除奴隶贸易开始,到最终在英国(也影响到欧洲)实现废奴。整个过程没有流血,没有革命。

第二个例子,林肯在美国推动的南北战争。林肯只用了4年的战争就结束了奴隶制,牺牲了75万美国人的生命,战后用了30多年来重建被焚烧的南方城市,比如亚特兰大。合计也是30-40年。

时局不同,自然不好做直接比较,也没有什么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但历史不过如此,在动态的对比中将历史的经验内化,在混沌的现实中以其微弱的人性之光照亮我们的行动。

我不知道10岁的David能明白多少,但按照我对陶陶的教育经验,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会成为他日后某个时刻的思想资源。自然,某一天我还会和他讨论保罗笔下的阿尼西母。


想做的事情和想写的题目都很多,但每一天都这样荒诞,每一刻都被各样的灾难与痛苦充满,似乎任何抽离当下的历史讨论都不合时宜。也许“当下主义的身份政治”就是唯一不可避免的路径,只要我们还意识到自己正在借着转发参与历史,利用永不消失的网络文本叙事创造历史。

但对于忙碌的在家教育而言,避免陷入集体愤怒、抑郁与跟风的消费主义,理解曹刿的历史观,切入他那句轻蔑当下的名言——“肉食者鄙不足与”,或许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