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周开始,我们一家进入6个月到1年的安息年休假。经过30多个小时的旅行,我们刚到了最后一个航段的登机口。为了保持足够的精力应付移民局的问答,也为了安排好孩子们的长途消耗,我已经有点疲惫了。做了一句翻译,明显无法集中精力,还是等到时差调整好了再继续吧。

但写作也没有什么动力,不过是为了尽快调时差,坚持不睡罢了。我简单从自我关顾的角度说说我家的安息年安排和设计。以后再来扩版。

  1. 安息年是设计好的。按照不知道什么地方来的最佳实践,我们所有的事工都是在“进入”之前,先考虑“退出”的方案。5年一个阶段,我们要休息安息年,也是一开始就计划好了的。能否实现、能否有资源做好,都是以后再考虑的事情。但自我关顾,就是如果自己不顾,没有人会为你考虑的事情。
  2. 安息年不仅是我们家的休息,也是一个明确的姿态,表明我们所照顾的“教会”是神托付给我们的,主权并不属于我们。安息年的抽离,是验证这个信念的基本手段。
  3. 旧约以色列人从未过“安息年”。这事从耶利米咒诅的“地要安息70年”可以清楚看出。从逻辑上推断,大致也不错。旧约以色列人还没有那么大的定力,可以看着周围的列国抓革命促生产,而自己却躺平一年。
  4. 我总是希望圣灵能在教会里或者他所喜悦的一切事工上动手。只有“安息”,这事才看得见。
  5. 如果安排假期,接下来的周末一定不要安排讲道。否则,这就算不上假期了。所以,我们的假期一般都会在10天以上,或者两周。这次也一样,旅行就花费了40个小时。加上后续的调时差,要真正进入安息至少需要2周。
  6. 安息年需要提前计划经费和资源。在计划和安排上,我不是特别热心。但拖拖拉拉,目前为止要安排的事情大致有些眉目。

安息年这事,如果不那么尖锐,可以说是知易行难。想到一年的休息,要花那么多钱,而收入显然会减少,我也有点心痛。

临行时讨论要不要带杯子,后来孩子们还是都带上了。一趟旅行还没有结束,已经丢失了一个不锈钢。当然,长途旅行的疲惫之下,精力很难集中。我上次旅行丢失了飞行枕,这次丢失一个U盘,都算是小失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