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失格之事想要讨论。想了一下,还是讨论代词的失格比较安全。另一个事件,可以等待两周以后再说。

我打算讨论中文的代词。在屈折语言中,名词(或者代词)有四-五个格,主格,宾格,属格,与格,呼格。在中文中间,代词就是代词,你我他而已。

所以,在翻译的时候,我更喜欢把可能造成模糊的代词替换成先行词,虽然有时候累赘,但至少清晰可辩。

偶尔看到一篇清教徒文献翻译社的译稿——我只是做技术性讨论,不是针对这个事工,更不是针对这个译者的批评。这篇文章叫“5.痛苦试炼下的反应”,如果没有被封,可以点击访问。这篇文章来自**William S. Plumer的Balm for Wounded Spirits,**可以点击链接访问原文。

我读得粗略,但凭着语感,觉得下面的两个例句里有代词的失格问题,也就是难以说明代词的先行词及其词格的问题。希望大家阅读原文,阅读例句,理解我的意思。但为了严谨写作,我也检查了原文。按照我的意见,这两个例句都是误译,所以我也会给出简单的分析和理由。

怎么说呢?我理解这个事工的价值,也理解大概译者是自愿者,或者在神学翻译上还有进步的空间,所以讨论只是为着共同提高而已,别无他义。现在有理想和行动能力,能真正着手翻译清教徒文献的,实属难得,也颇值得鼓励。希望这些讨论,能促进这个事工的提高。

我翻译过一点清教徒,觉得是生平所见最难的文本。但这个事工选择的文本,据说并不太难,多是讲道稿等比较口语化的内容,所以能够充分地进行下去。


神有时会照祂所喜悦的突然拿去我们所爱之人。如果他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但若是认为,他们之所以经历长期或严重的痛苦,只是为了让我们为分离做好准备,这种想法是可耻的。

对译文的单独分析。

  1. 我看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从语法上讲,这是一个破碎句,也就是说,只有条件语句的条件部分,然后作者的思绪就飞到天外去了。保罗在以弗所书3章开头的地方,也是这样干的。
  2. 破折号之后的内容,我没有弄清和前面几句话的关系。

It pleases God sometimes to remove our loved ones very suddenly. If they are fully prepared for the change—it is ignoble in us to wish that they had suffered long or severely, merely to prepare us for the separation.

参考原文,发现译者把wish的意思翻掉了。

我的译文:神有时会照祂所喜悦的突然拿去我们所爱之人。如果他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充分准备——但若我们仅仅是为了自己预备好与亲人的分离,就希望他们经历长期或严重的痛苦,无疑是一种可耻的想法。

我觉得译者把因果颠倒了,“之所以经历……,只是为了……”,使得这句话很难理解,和原意大概也不太符合。

现在的问题在于,许多译者稍微碰到复杂的句子和需要精细的表达,就可能多少显得粗枝大叶。(这也是昨天我批评另一位译者的意见)。


大卫也在成年时失去了一个儿子,并以一种可怕的方式,他试图抢夺他父亲的合法王权。

中文的句子里只能有一个主语。这句话的主语是“大卫”。在句子中其他和主语匹配的代词,因为没有主格和宾格之区分,所以默认都是指主语。如果这句话里的他要指另一个人,需要非常特殊的理由——而这里并没有语法上的理由。

David, too, lost a son in mature years, and in an awful manner, fighting against his father’s lawful authority.

看了一下原文,我认为这句话误译。

  1. Lost a son in mature years,后面的“in mature years”,按照就近原则,自然是修饰son,表示这不是古代常见的早夭。应该是,大卫也失去过一位已经成年的儿子……当然,一个有了儿子的父亲(大卫),再用”成年“来形容,是一种毫无必要的多余。
  2. 后面的and in an awful manner, fighting……,也是修饰这个儿子的,因为你不能用这样的句式,David, too, and ……而空置了and。
  3. 这句话大概可以翻译为:大卫也失去过一位已经成年的儿子,因为这儿子试图抢夺自己父亲的合法王权,而遭遇了可怕的死亡。

这句话看起来直截了当,但分词的用法很多,并不容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