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照例是我们家出状况的时候。下午带着三个孩子去游泳池玩了一阵,晚饭以后Angela就睡觉了。我见她趟在小床上样子十分可爱,不忍叫醒她,于是她到9点自己醒来,再睡已经过了凌晨1点。

头昏脑胀之间,开车去教会已经不太有把握,勉力而为之后,只好取消下午的工作坊,回家休息。孩子们倒是高兴,因为下午没有工作坊,又可以带着他们去游泳池玩耍。


今天的经文是约翰福音 5:1-15:

1 这事以后,到了犹太人的一个节期,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 3 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乾的许多病人。(有古卷在此有:等候水动; 4 因为有天使按时下池子搅动那水,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害甚么病就痊愈了。) 5 在那里有一个人,病了叁十八年。 6 耶稣看见他躺着,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么? 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罢! 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罢。 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甚么人? 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从第2章开始,这是第三个神迹;从上周的4章最后一段开始,这是连续第2个主日将到神迹医治的事情。这就给缺乏经验的传道人在示例与应用上造成不少的困难。

我见过不少传道人,讲道的时候示例非常陈旧,往往是摩西如何如何,亚伯拉罕如何如何,或者大卫做着怎样的事情。用圣经故事作为示例,并非不好,但每次讲道都用3千年前故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在太少,而且可用的故事又实在有限,天长日久难免有些乏味。

另一些传道人每次讲道就用清教徒的例子,或者加尔文如何,路德如何,爱德华兹如何。听得多了,渐渐有一种味同嚼蜡的不真实感。

还有一些传道人,卖弄自己的阅读量,动辄C.S.Lewis如是说,司布真某篇讲道又如何如何;或者长篇解释某个希腊文/希伯来文的单词含义。

还有一些传道人,并不是在讲道,而是在做圣经注释,将经文从头到尾解释一遍,然后无论什么经文,就抬出传说中的五大标准应用:“一切事情上仰望依靠耶稣”,“读经祷告传福音,绝不可停止聚会(最好能足额交上十分之一)”。


对于许多传道人来说,示例和应用是讲道的难点。

一方面,我不愿意将“应用”变成了律法,似乎传道人讲道要求大家下一周带三个不信的朋友来教会,每个人就必须这样去行,否则师母就向你翻白眼;另一方面,我也不愿意每次应用都是中规中矩的“标准应用”,实际上毫无应用性可言。

忘了在哪里听到,但这句话一定是柴培尔博士上课时说的:“示例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解释真理,而是为了应用真理”。我后来的讲道,在设计示例时,大多数时候会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所以总是会尽力寻找当代的、与会众有关的、让他们可以设身处地代入的、有挑战和启发性的示例。

所以,我写讲道稿的时候,往往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构思引言,而构思引言的80%时间,是在构思讲道的第一个示例。往往要找到这个示例,将经文的主题和当代的应用联系在一起,我才可以放手写后面的文字。(当然,在写逐字稿之前,已经花费大量时间在解经上面。周一到周三都是在释经研究的过程中。这是从前已经讨论的话题。)


昨天的主日,是Sean长老讲道。分享的时候,我们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在座的某位,38年残疾,完全没有工作能力。每天去一个自欺欺人的水池旁躺着,等待毫无一丝根据的天使来搅动水池。38年之后的一天,当有陌生人问你,“你愿意痊愈吗?”或者换句话说,你愿意站起来,找份工作,自食其力吗?你的答案是什么?

你会不会王顾左右而言他,对那人说,“水搅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下水里?”

当你依靠父母资助读完大学,在家啃老打了几年游戏之后,有人说,我给你介绍一份工作,开电动车送外卖,可以养活你自己。两年之后你会如何回答?38年之后呢?


所以,耶稣并没有继续多说,也没有要求那人信他,或者安排门徒给他传福音。耶稣直截了当地命令他,你起来吧,拿起你的褥子走吧。

我们可以看到,一位38年依赖别人生活的人,已经失去了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像个复读机一样,听着别人的命令。

Hello,老兄!你不知道安息日不能拿着褥子行走吗?那人叫你起来,你不能继续躺着不动吗?

耶稣行了一个奇迹,受益者居然记不住他的名字和样子;耶稣行了一个神迹,犹太人居然不想想这是神的大能,代表着何种恩典和拯救,反映出弥赛亚何等的荣耀,却在纠结安息日的问题,把宗教上的规条看得比宗教指向的神更重要。

于是耶稣再来对那人说,我拯救了你,并非因为你完全无罪,是个义人。这是出于我的主动和恩典,但你若身体得了医治,生命却没有改变,将来还有更大的祸患临到。


于是,我们讨论那人是否出于恶意,向犹太人告发了耶稣。有人认为并非恶意,只是社会惯性;有人认为,他并未真正理解福音,他的行为是恶意出卖。

但无论如何,当我们将这件事代入我们自己身上,每个人都默然了,知道自己并不比那位残疾人好一丁点,知道我们也是白白地接受了福音的恩典,但是仍旧守着律法,或者生命没有改变;或者当福音临到的时候,我们也畏缩不前, 因为要接受福音,就意味着投入到一个全新的冒险之中,要独立地活着,用自己的手工作,或者面对世界的挑战:“你不知道安息日不能行走太远吗?”


于是,我们的标准应用:“一切依靠耶稣基督,那赐给我力量的主”,就显得有些应用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