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敏神学》、主题索引与译者的份外工作
这几天忙着,情绪不佳。 几乎用了2天时间将《威敏神学》的边码做完。资深编辑Annie的评论是: 我曾因为用边码的方式做一本书的索引,被众人误会延误了项目时间,因此,感觉边码一事还是值得好好说一说的。 事实上,边码有两大功用。一是做索引用,边码的索引标注方式,相对重新做中译本索引更为准确、方便。而且文后的索引是直接引用,所以不用担心后期修改内容,因推版可能发生的页码错误,不需要每改动一次内容就重新检索一次。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学术书的固定做法。(不然,可以试想一下,自己做两千条主题索引的感受。做出来的索引也可能不准确,因为英语词条可能在文中译成了不同的中文。而且每推版一次,做过的索引就要重新检索一遍。) 边码的另外一大功用,就是给能够阅读原文的读者对照阅读使用。就这一点而言,译者事实上是边码的第一个受惠者,因为译者要在两种文本之间来回穿梭。这种时候,边码就犹如一个定位器,将译者快速引导至需要检索、重译、修改的地方。 我个人在做编辑(尤其是大部头)和翻译(派博providence一书)时,习惯第一步就做边码,在对照英文PDF做修改和校译时,十分方便。 至于做边码时,发现了漏译、误译,实属意外之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