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工哲学(180)|重整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梦中参加了一个离岸学者型牧者+离岸牧者型学者的大会,和一群面目模糊的男人,泛泛地讨论了Runology和我们离开之后,在教会里按立AI牧师的问题。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在梦中参加了一个离岸学者型牧者+离岸牧者型学者的大会,和一群面目模糊的男人,泛泛地讨论了Runology和我们离开之后,在教会里按立AI牧师的问题。 ...
布衾多年冷似铁,归来倚杖自媒体。(杜子美,《茅屋为秋风,吾庐独受冻》) 杜老师47岁入川,51岁写下这首诗时,已经在倚老卖老了。 ...
Eddy哥,作为一个你的公众号的忠实平信徒粉丝(女),你的公众号的内容是我读的概率最大的,这是真的。因为你一些见解帮助我校对我的眼光,帮助去反思我眼下所看到的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我欣赏你的幽默、勇气、观察和讽刺。 ...
行动和观点,不知道什么更加冒犯? 冒犯的行动和“我不觉得受到冒犯”的观点,哪个更加冒犯? 人子在树上说,“成了”; ...
顺着昨天的思路多说几句。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冒犯。对我来说,“不冒犯”意味着缺少原创性,或者等同于“不值得书写”。比如,一个人为什么要挖空心思创造一个开幕式,但却不冒犯任何人呢? ...
今日得空,总算将《理解和应用圣经》修订版的最后一章赶完。修改之处甚多,版面不堪入目。一共不到18万字,修改之处将近1万2千处,考虑到有些是术语调整,有些是语序调整,大概实质性修改在4,000处左右,一页平均也就20处吧。 ...
这几天写得很少。回到Idaho朋友的家里,慢慢在调整休息的感觉。当然,兆俊的公号发了一组文章,似乎叫作“教会大味来”,写得很好,直到最后一篇就被封锁了。 ...
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还没有找到安息的感觉。最近一个月在南卡的旅行,几乎每天都在繁忙的社交活动,还有许多人没有见着。回来的时候临时决定去山里住了两天,在海拔1万英尺的Cedar Breaks。见到了鹿应该是比人略多,也看到了最美的日落,以及几百年没有看到的Milky way星空。 ...
This article will be in English. One of the aims of spending half of my sabbatical year in America is to communicate the following insights. However, the re-entry experiences of the past two months have sharpened my thoughts and adjusted my focus. As a result, what I may say here might be more ‘offensive’ to many of my colleagues and friends. I believe ‘offensive’ ideas can be beneficial. If an idea isn’t offensive, if it doesn’t bring some sense of strangeness, and if it only affirms what we always thought, it’s probably not worth sharing. ...
今天是微软蓝屏日。本来计划要去夏洛特接朋友一家,现在得睡一觉再出发了。一个空指针调用,把整个民航、医疗、银行之类都打扒了。航班从下午1点延误到7点,还不知道能否顺利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