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学翻译杂谈(34)|Nuance的味道
三类文字,我觉得是难翻译的。第一是智慧书,比如《沙漠教父言行录》;第二类是古英语,比如《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第三类是神哲学意味很强的文本,特别是在书评中断章取义引用的文本。 ...
三类文字,我觉得是难翻译的。第一是智慧书,比如《沙漠教父言行录》;第二类是古英语,比如《夏洛特梅森的家庭教育》;第三类是神哲学意味很强的文本,特别是在书评中断章取义引用的文本。 ...
前一阵子,葛博士讲“反智主义”。我上线听了一阵,没有听完。我不太喜欢他的PPT那种一板一眼的学术分析风格。后来文字版出来,我仔细读了一遍,很有收获,理清了不少概念。 ...
穆桑说,三联那本《大亨小传》,就是那本微软的《了不起的比尔盖兹》,译文好得离谱。事见“浪漫主义是不可能兑现的应许”。 这几天心中郁积烦懑。五本书停摆;两本延期100%。现在似乎寻一位译文好得靠谱的神学译者也是难事,至于好得离谱的那种,怕是只有在穆桑的文章里能看到。 ...
事工的哲学,似乎无非是“道成肉身”与“降维服事”。 上周上完了“释经学(基础)”,实际上也算是倾尽全力了。我尽量想要这些不懂英语和两希原文,面向少数族群、主流“边缘群体”的传道人,可以听懂我所讲授的释经进路及其神学理由,释经框架、原则和实作工具。 ...
“工作坊”前三天过去了。每天讲6小时,有点累。 但狗急跳墙,人急上房,这一次无法使用希腊文,甚至也不能使用英文做语法分析,所以临时要求大家用中文做语法分析。 ...
无暇休息。今天早晨匆忙教了David一点代数,安排他写了一篇毕达哥拉斯与无理数的作文,然后驱车往返一共100多公里会见朋友,开会,和北京的朋友通电话,回家洗碗,和女儿玩游戏,预备下周的课程…… ...
按:按着几天前的承诺,全文发表Lara Pan关于圣经辅导的长文。Lara曾在匹兹堡的改革宗长老会神学院(RPTS)学习,主修圣经辅导。这篇文章是她在读书期间的课程论文,由她自己翻译为中文,希望我在网站上发表。 ...
春节前和重大建管95的硕士同学们见面吃饭聊天。毕业快25年,大家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也不大有人劝酒了。 10年零10天之前,Emma和我放下了国内的一切,去了CIU。当年公司的小伙伴们,现在大概也已经财务自由了——当然,我们也财务自由了。 ...
几周之前在广州和汉锋、豆豆吃饭,谈到豆豆的论文方向——“底层人群”。我好奇这个题目的定义,豆豆说,大体上失语的人群都算。也许是这样,互联网时代所有无法发声、发声不被听见的人都可以算失语人群。 ...
去年最大的生活变化是,Emma和我很少在午夜12点之前睡觉。 许多时候,我在11点才安抚两个妹妹睡着,开始戴着减噪耳机洗碗追剧。而翻译工作的展开, 往往要等到晚餐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