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学习Python3
我最后一次写代码大概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2012年之后,就什么代码也没有写过吧。当然,按照6个月换一种语言或编程框架的速度,也就差了20次迭代而已。 ...
我最后一次写代码大概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2012年之后,就什么代码也没有写过吧。当然,按照6个月换一种语言或编程框架的速度,也就差了20次迭代而已。 ...
时间似乎是最紧缺的资源。最近考虑升级服务器,将博客和云存储服务器合并,再减少一点成本。但想到迁移服务器的难度和代价,就停了下来。 ...
按:4年里,我的翻译效率提升了53%!我需要仔细分析还没退休或转行的原因了。谁给我投资个几百万研究经费吧,相信可以培养出下一代优秀译者,理解和掌握GPT的神学翻译团队🤓 ...
重新回看了一下“【視頻】信仰與學術講座:一位基督徒談人工智能”,图像效果比现场听的时候好了太多。(注:顺便提醒一下,这个网站目前ssl认证似乎过期,只能使用http协议访问,https在我的网络环境中无法打开)。 现场听的时候,我完全看不清图像,一边在备课,许多信息都遗漏了,事后发表了一些不太公平的评论,需要收回。当时我觉得讲员没有很清晰地讨论“智能”,“人工智能”,“情感”,“智慧”,“意识”(也包括后来一位听众回应时提到的“灵魂”)等关键概念,所讲的内容有些不着边际。重听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些概念在讲座中都有。所以我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在听的时候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观点。看起来是因为两个缘故。 ...
在火车上阅读“The Moon Is a Harsh Mistress”,看Robert Heinlein在1965年描写的人工智能,感觉伟大的科幻小说家确实预计得很准,描写也很生动。书中关于训练刚刚觉醒的计算机识别不同类型幽默(A类:每次听了都觉得好笑;B类:用过一次就不可再用——比如计算机的恶作剧将工资单上加1亿元……),我曾经讲给4-5岁的“跑跑”听,现在这孩子已经去圣巴巴拉大学里学习物理专业去了。 ...
2015年,我写过一点关于网络安全的文章,后来收在“科学上网”页面下。有朋友告诉我,如果没有计算机基础,vps也很难玩,大概是这样的。但网络安全只能是分布式安全,唯有更多的人愿意为之付出代价,建立自己的vps服务器,我们所有的人才更加安全。 那些文章所介绍的基本概念,似乎仍然是有效的,比如我现在也还在用putty和SwitchyOmega。但有些工具已经基本失效,比如shadowsocks已经出了名的不稳定,逢5逢10就会歇菜;Brook也有好几年没有使用了,不过似乎熬过了2年前的那轮打击,现在还在开发和更新。也许我应该重新部署一下brook,试验一下;gfw.press如今更新很慢,几乎停滞;wire guard已经进入到linux官方发布包…… ...
技术永远在进步。看了一下我的“科学上网”系列,大概技术部分需要略微更新了。最近向介绍一下使用自定义QUIC协议的hysteria。以下是我自己的技术存档,论当代传道人的基本修养——“mp3的降噪、截肢和转换为mp4”。 前一周约好去兆俊那里讲道,临时发现时间冲突,居然需要在自己教会里讲道。不好意思,只能在生日的时候舍弃了蛋糕的诱惑,去他那里补救前一周无法成行的错。 ...
I am using Neve theme for a long time. And after optimize my wordpress site with autoptimize cache, my responsive menu does not work anymore. Did some research and put whole “wp-content/themes/neve/” into autoptimize’s Exclude scripts from Autoptimize comma seperated list. ...
从修辞的角度说,所谓福音书的反合性,是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内容,什么要做主的必做众人的仆人,free(dom) is the most expensive thing, 小型和公益冲突,私人和公害矛盾,安全和工作相悖,不一而足。 ...
最近,Enigma终于还是走样了,似乎时断时续,或者服务劣化,无法通讯。 当年的gmail就是这样。我大防火墙采用的方式是DNS投毒,但也不一次性关死,而是1小时之内随机中断15分钟。方校长的团队这样的做法还是颇有幽默感,所以大家也就常常笑祝“病魔早日战胜方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