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的另一条线索
最近几天在纠结历史。 给培洁打电话,她居然退休了。我只好祝她继续发挥“余热”(其实她比我年轻多了,正是盛年),于是她决定打击报复我,以后再也不给我看稿了(当然,从前她也没看过)。 ...
最近几天在纠结历史。 给培洁打电话,她居然退休了。我只好祝她继续发挥“余热”(其实她比我年轻多了,正是盛年),于是她决定打击报复我,以后再也不给我看稿了(当然,从前她也没看过)。 ...
按:这半年的100篇短文,是“事工哲学”系列的导读。我的主要目的是为每一篇“事工哲学”创建一个二维码。这些文字会比较简短地梳理过去的思绪,或许会澄清一些表达,但不会有长篇大论。 ...
从时间线索看,《事工哲学(4)》讨论了太多的问题,同时也语焉不详。 其实我本来只想讨论“末底改一人不跪,犹太人全家死绝”这件事情,在现代的语境下,是不是可以直接应用为“每个人都应当是这个时代的末底改”。 ...
让,相责让也。——《说文》 诘责以辞谓之让。——《小尔雅》 让,责也。——《广雅》 ——三让徐州? PostTiger就像Postmodern一样fancy而fashion。 ...
“按立”这个词颇为内卷。你要按下去,我偏要立起来。 在我(以及许多CIU同学们)的理解里,“按立”是不得不卷入某种“内卷”的百无聊赖的选择。 ...
春节前和重大建管95的硕士同学们见面吃饭聊天。毕业快25年,大家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也不大有人劝酒了。 10年零10天之前,Emma和我放下了国内的一切,去了CIU。当年公司的小伙伴们,现在大概也已经财务自由了——当然,我们也财务自由了。 ...
几周之前在广州和汉锋、豆豆吃饭,谈到豆豆的论文方向——“底层人群”。我好奇这个题目的定义,豆豆说,大体上失语的人群都算。也许是这样,互联网时代所有无法发声、发声不被听见的人都可以算失语人群。 ...
为”Life-giving Leadership”工作坊做预备。 圣诞节过了之后,总算到了年底休假的时间。从Lisa满周岁开始,我们家的传统就是圣诞节之后去海边为Lisa庆祝生日。在美国的时候是去Myrtle Beach,回国之后就去投奔提前在海南避寒的外公外婆。 ...
总结了财务,翻译之后,也简单总结一下“在地”事工——与“云事工”相对,与“元宇宙”不搭的各种活动。 2019年回国之前,有美国的朋友热情希望我们留下不走。劝说的理由中有一条很难拒绝,“国内形势那样紧迫,你们回去能做什么?” ...
关于汉语处境下释经和讲道的探索,这已经是第4期工作坊的结束。这一期参加的人数(名义人数)还是不少,但仍然一样,能做作业的人不多。不过在成人教育上,我一向是不大在意学生的——对于成人而言,学习是一种自觉,一种需要。我能做的,只是提供我最好的表现和状态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