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翻译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uice)的“创世记”注释。他用了10章的篇幅(汉译差不多3万字,100多页)来讨论第一节所涉及的创造论。作为一位著名的圣经教师,一生捍卫“圣经无误论”的神学家,他大体上是相信年老宇宙,持有“渐进创造论”观点,而不是年轻地球创造论。但并不有碍于他将各种观点一一列出,加以仔细讨论,丰富一个人就写成了一本“创造论:9种观点”,并且给出了符合自己良心的选择。

詹姆斯·蒙哥马利·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1938年7月7日-2000年6月15日)是一位美国归正宗神学家、圣经教师、作家和演讲者,以其关于圣经权威和捍卫圣经无误性的著作而闻名。他自1968年起担任费城第十长老会的高级牧师,直至去世。

博爱思还曾担任国际圣经无误委员会主席超过十年,并是认信福音派联盟的创始成员之一。

批评某种“创造论”或者“进化论”,和一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否可以“称义”没有必然联系,本来是不言而喻之事。作为一个所谓“信一代”基督徒,我自己对于“创造论”的理解也是变化过好几次。人既然有限,有些东西大致也可以承认自己暂时的无知。

在我不想辩论的时候,我常常会向对方辩手说,我的良心使我对“年轻地球论”这种解经立场有疑问,这是和我自己所受的知识训练,以及我自己的历史经验有关。我并不需要现在就拿到关于地球年龄的100%确据,下一个非此即彼的判断。我需要的确据是罗马书10:10,“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或者”Jesus Loves Me, This I Know”。我还有差不多30年的时间,若是强壮,混个40年也未可知,但只要我没有失去基本的信心,过了这短短的数十年,我就可以拥有无限的时间,在真正的创造主面前,把这些问题全都弄明白。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是一个宇宙年龄的“不可知论”者——隐秘之事,留给雅威吧。


最近在重新反思社交媒体互动的问题。有些读者看了我的文章,会特意跑来留言区说一些不着边际,也很不友好的话。从前我基本上是采用先到先得的做法,留言就放出来,不管立场和观点。

后来,微信开始变得不太宽容,只要留言里的内邦人黑话太多,就自动屏蔽。所以我甚至不知道微信帮助我挡掉了多少“子弹”。但往往我的认真回应也会随之消失,使得对于某些留言的回应变得没有意义。

既然有意义的对话无法存留,留下来的留言里某一类简单的判断和突兀的提问浓度就高了起来:

你们是什么宗? 你们真的信吗? 你这说法毫无道理。 没有举出任何有价值的证据……

一般而言,对于这样的留言,我都是给予两个建议:

  1. 我这里不是所谓“主内公号”,不用在这里来表示自己是高贵胜人一筹的“内邦人”。对了,我专门创造了一个新词,Negtiles,和Gentiles般配。
  2. 在我的主场,你的客场,留言是不太有利的。如果希望讨论,请自己回到自己的主场,好好梳理自己的想法,写一篇长一点,有理有节的文章出来说明观点。如果是在找不到地方发表,我也可以帮助发表在广州租界或汉口租界上。

有些朋友看到我在留言板上不认真,就给我发私信。我不喜欢私信。一来能说的话,能过审的话,能被微信所接纳的“新话”,都已经在发表的文字里。私底下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

二来,如果我们没有别的线下或学术上的交流,单纯发一个信息说,“可以加你的微信吗?”,我不会回应的。另外一类问题,比如“你是改革宗吗?”,“你真的相信圣经吗?”,提出这种要求/问题的朋友,我一般都会友好地说,请用1500字详细介绍你自己。另附信主见证,蒙召见证,认信陈述,两份推荐信(一份由所在教会的长老书写,一份由我认识的学者型牧者书写),以及10条想加我为好友的理由。这是交朋友的基本礼仪。如果你不愿意详细说明自己的身份、境况和背景,大概是缺乏成为朋友的基础吧。

私信是一种低效而耗费时间的沟通方式,特别是在“目标读者”以外发起的私信,几乎是毫无作用的。即使加了好友,我也很少用微信来聊天。


大部分关于应付这种无聊留言与私信的策略,都是不要回复,DO NOT ENGAGE.

所以,从前我竟然回复“你是对的”,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做法。经过深刻的反思,以后我打算调整为: 1)不回复,不放出来污染环境 2)在微信公众号过滤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过滤,删除某些留言 3)采用第二条拉黑策略:第一条姑且容忍,第二条类似的攻击性留言,就拉黑。至于是否拉黑,没有客观标准,完全看圣灵感动。 4)即使是放出来的留言,希望我的朋友们不要去engage,或者为我辩护。为我辩护不是在保护我,而是在伤害对方。


对于网络上的所谓“巨怪”(trolls),对话几乎总是错误的。Don’t feed them with responses, 几乎总是在爱护他们,保护他们的情感健康。

当然,我只是借用这个概念,并不是说给我留言的人是trolls。他们很可能是真诚地想要交流,但我这里信息过剩,所以无法承受而已。在将来永恒的国度里,我应该可以欢迎他们每一千年来我家喝一次咖啡,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当然,前提是我们都能顺利过完这余下的数十年光阴,日后中间也没有什么深渊阻隔。或者那时,某些神学、科学与哲学问题将不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