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和观点,不知道什么更加冒犯?

冒犯的行动和“我不觉得受到冒犯”的观点,哪个更加冒犯?

人子在树上说,“成了”;

人子在树下说,“下来吧,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

并要一起吃饭。


我提供冒犯的观点,并不是可证明的事实。我的思路翻涌,并非我能控制。有些想法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冒犯我,我决定把我想法中的一半给穷人,我若冒犯了谁,就还冒犯他四倍。


当人们公开表达了某个观点,即使后来发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他们仍然倾向于为自己的立场辩护。这可能源于一种认知偏见,称为“沉没成本效应”或“认知失调”。人们通常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尤其是在公众场合,因为这会损害自尊或形象。因此,即使事实或证据显示他们的观点有误,他们仍然可能试图为自己的立场辩护,避免承认错误。

这种倾向在各种社交互动中都很常见,包括播客或其他公共讨论平台上。当人们投入了情感或声誉时,他们更容易坚持自己的立场,即使它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chatGPT给我的。完全可能是它出于认知失调而杜撰。因此我验证了一下,这些人和文章都是真的存在于互联网上的):

  •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这本书介绍了认知失调理论,解释了当人们的行为与其信念或价值观不一致时所经历的心理不适,以及如何通过改变信念或行为来减少这种不适。

  • Aronson, E. (1969). The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A Current Perspective.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4, pp. 1-34). Academic Press.

    本文提供了对认知失调理论的深入探讨,并讨论了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 Thaler, R. H. (1980). 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1), 39-60.

    该文讨论了沉没成本效应,解释了为什么人们会继续支持错误的决策或观点,尽管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些选择并不合理。

  • Brehm, J. W. (1956). Postdecision Changes in the Desirability of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384-389.

    这篇论文讨论了决策后认知失调的现象,展示了人们在做出选择后如何调整他们的态度,以减少失调感。


与一位以流量为生的主播一起上节目,被诱导以更强烈的语气说出某种被“大V”主播现场吹捧和认同的偏颇观点之后,发表观点之人会更加倾向于捍卫自己的说法(即使并不真实代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并不希望以这样的方式来表述),同时经历更大的认知失调及其心理和生理后果。

没有艺人,一个也没有,全都是表演艺术家。


退休是一门艺术,一门越是名牧就越难得掌握的艺术。

我见过好几个伟大的牧师,因为无法放弃事工的规模,又找不到恩赐、威望、人际关系上合适的接班人,所以无法退休。也许到了80多岁还在某个主日“站”讲台,与两位80高龄上电视为竞选总统而辩论谁的高尔夫开杆更远的老人差相仿佛。

不退休的名牧,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不再有在上的属灵mentors,也不再有从早年一起开拓的同工,身边都是自己带出来的小辈捧着,说话会渐渐不能节制,批评的时候会渐渐变得苛刻,玩笑的时候会渐渐不顾及他人的感受……

我已经提前立了属灵遗嘱,如果到了那时我也如此,请汉锋用蜀山飞剑射我。


退休是一门艺术,退休之后,最好是私下做事工领袖的mentor,不要做整个事工的顾问。写书是好的。上直播是“时代错置”,几乎没有不掉入坑内的。


我再做一点心理建设,再来谈“新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