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翻译进度:**100%!初稿共76627字。**翻译时间:2023年11月17日至12月5日,共约19日。在我最专心集中的努力下,一天也不过4000字而已。这大概就是一个译者最大的诚意和最快的速度了,没有分心,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而懈怠,甚至不因为旅行、孤单、茶聊、冰天雪地而错失。
谢谢许许多多朋友的支持,帮助此书的翻译和后续编辑工作。因为有筹款,多少兢兢业业,不敢丝毫松懈,总想赶紧做完此书,好有一个交代。
接下来我会请艾莉帮助校对一遍,进度看她老人家心情了,我是不敢催促的。但圣诞节前应该会出一个试读版,语言上会比这个初稿更有光彩。且等且珍惜吧。
- 《新约中的教义进程》
- 《新约中的教义进程》(2a)November 18, 2023
- 《新约教义进程》2b | 同观福音书November 20, 2023
- 《新约教义进程》2c | 从地上到天上November 21, 2023
- 3a 启示之于历史,教义之于十字架November 22, 2023
- 《新约教义进程》| 3b 抽离的益处November 23, 2023
- 《新约教义进程》4a | 不可避免的推理November 24,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4b | 作为历史与教义的福音November 25,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4c | 使徒职分November 27,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5a | 举重若轻November 28, 2023
- 《新约教义进程》5b | 教义的一般特征November 29,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5c | 作为行动和历史的使徒行传December 1,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5d | 两条伟大原则December 1,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6a | 书信形式December 1,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6b | 书信作为方法,其作者与权威December 1,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6c | 书信集之安排December 1,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7a | 三个示例December 2,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7b | 书信的实践性December 3, 2023
- 《新约教义进展》8a | 回应的问题是什么?December 3, 2023
其次,我们在此有一个历史之终末成全教义。换句话说,除了先知预言的历史事实之外,我们还有价值远超前者的、关于历史性质之尊贵解释。此书是有关眼见之事与未见之事如何关联、地上之事与天上之事有何牵连之启示。这个启示将两者融合为一出伟大的戏剧,使人类的行动和可见之事的进程一半被掩盖,一半被揭示,其中间插着属灵力量或荣耀或可怖的工作,围绕着我们四周,为着永恒的利益而争斗。我们被带到天庭之上。上帝在天上的圣殿敞开,我们看到地上发生的一切都属天的斗争。在天上,封印开启、号角催促、包碗倾倒,操控着教会与世间万国的变迁。随着此书的深入,我们越发清楚地看见,地球乃是天国之中光明黑暗相争的战场。对于邪恶势力的存在和行动,我们得到的启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坦然。古蛇作为一方,羔羊则是另一方。同样的光照,在显明我族首领和救赎者的行动时,也照亮了其敌人和毁灭者的行动。通过所见之事与未见之事的联系,我们可以从周遭混乱的场景中发现某种计划和目的。让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组成部分,即主的降临以及随之而来的胜利、审判和恢复。
此书是一部关于我主耶稣基督将要再来、施展大能的启示之书。“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启 1:7)。这句话就是此书的关键。写给七教会的书信(象征着整个教会在各样的境地下)全都根据这一句话来定基调,乃是那速速临到的上主在说话。接下来的异象指向同样的终局,全书最后一句话回应了这开篇的表白,证明这正是全书的主题和目的。“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阿,我愿你来!”(启 22:20)。基督徒其余的向往,都与此景密切联系。被造之物从眼下的呻吟苦难中蒙了解救,我们的身体得赎,在圣洁的共同体中得以完善,内在本性更新的趋势以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所有这一切的盼望,都有待于他的再次显现。
虽然之前使徒的著作将我们的盼望隐约地指引至此,但如今它仅仅针对我们的个人生命,而且面向上帝的国度和整个世界。在这里,它是万物的归宿,恶者更充分的暴露和敌人看似得胜,都是为了基督的到来而预备。尽管人们对历史发展细节的解释存在分歧和不确定性,但我们仍然认为,这是一部关于主耶稣基督大能降临的历史。虽然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握有确据,知道基督必要再来,但在急难、责罚、凌辱的日子,在先知预言的最黑暗时期,我们越发定睛在这保证上面。
基督再来的教义本身是一个得胜的教义,而得胜则是末世教义的典型特征。“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 16:33)。这句话是上主最后的讲论中留下的遗言,从此之后,我们从他仆人的行动、举止和言语中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力量。他们与这世界及其中执政的、掌权的角力,但却摆出得胜征服的姿态,知道他们的主已经战胜了仇敌,在十字架上胜过了他们。因此,他们靠着爱他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 8:37),并且书写自己的信念说,“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么?”(约壹 5:5),“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 5:4).在启示录中,这种精神得到了更明显的体现,因为在那里,虚设的胜利变成了上主及其子民眼见为实的胜利。写给七教会 的书信中每一个应许都是留给那“得胜的”,而最后一封信将得胜的仆人与他们得胜的主联系在一起,成为了一体:“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启 3:21)。在预言性异象开始的时候,羔羊展开书卷,代表了胜利的结局。第一个异象那已经得胜的征服者要出征敌人,随后尽管他面临诸般冲突战争,我们对于他最后得胜已经有了把握和预期。我们得知,他们“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启 12:11)。我们听见他们高奏凯歌,手舞棕榈之枝,直等到最后一战中他率领天军横扫天下,随后那得胜者洋洋归来,在他衣服和大腿上有名写着说:“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启 19:16)。
但一方的得胜将是另一方的失败和定罪,所以在其中也有审判的教义。今世的君王受了审判。这句话可以作为全书相当大一部分内容的总结。他以世界之王的身份施行审判,而这世界落入他的审判之中。邪恶势力一度占领这个世界,以及基督必要审判这个世界的司法后果与确定性,在新约之前的作品中已经越来越清晰地体现出来,特别是到了最后两封书信——就是彼得和犹大的教导里,上主最公正审判的可怕宣告,已经成为震耳欲聋的雷鸣狮吼,完整回应了我们在旧约中早已多次听见的全部先知预言。
我无需特别引述启示录中贯彻这一教导的方式,也不必提说邪恶势力如何以各种强大形象出现,或上主投下的各种灾难、惩罚和最终的毁灭。基督再来之宣告,一开始就注明了世人之遭遇:“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启 1:7)。这样的语气贯穿了全书。世事无常,并没有一声不发地在上主面前消化,迎来上帝国度的和平。相反,这世界将化为灰烬,承受全能上帝烈怒的酒榨,落入烈焰硫黄的火湖。而且,审判不仅要落在执政掌权的邪恶力量上,也要落在人间万族头上;不仅临到每一个国家,而且落在每一个人身上,落在每一个没有记录在生命册上的人身上。凡不承认这世界因背叛上帝而遭致毁灭,拒不接受基督由此而来的愤怒和审判现实之人,必然会将这整本书从正典中剔除,同时也不得不将前面的每一卷圣书中大量充满生命力的部分撕去。
作为终末成全教义之世界末日,起诸般特征在书信教导的基础之上有了明显的进展。但只有当先知预言超越那至大至终的危机之后,这种进展才最为清楚地被我们所看见。主的再来并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后一件事情。当他再来结束了当今时代,当争战已经得胜、审判已经完成、万事都已过去,最后的结局才显现出来,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归根结底,“复原”才是此书的终极教义。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 21:1-2)。就此,我们来到全部圣经教导的顶点。在这最后一步,从前关于未来如何的教义有了自己清晰的定义和令人满意的完全。人性将要完全——不仅是个人的,更是整个社会的完善。上帝之城出现——圣洁之城!人性发展的真正趋势要成为现实!上帝古老的应许要全部成就!
请设身处地想一下,在此书最初读者的语言中,“城”这个词意味着什么。一个城就是一个完整构建的社区,有自己的居民,一组形式各异的建筑物表征其生机勃勃的生活。它是一个成熟社会最完美的实现形式和最典型的代表,在其中,人与人之间彼此依赖,关系交杂,协作增进了每个成员的福利,并确保合一的共同体生活。如前所述,它是个体自行求生的自然奋斗之完善形式,也是人类实现最高福祉的条件。
无需赘言,这一理念在现实中是如何乏善可陈,也无需讳言其失败的原因。在这个堕落的世界里,所有族群饱经外忧内患,经受过各种冲击创伤,往往只能依靠暴力和压迫他人才能勉强存活下来。历史不过是人类社会的记录,一个又一个庞大帝国不断地走向自己的灭亡。它们兴起又消失,在留下的废墟上另一个帝国重建,最后也化为泡影。甚至早在该隐出发建立第一个城市开始,这一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循环就开始了。谁要是对曾经和现在遍布人类世界的社会成果进行考察,终究会精疲力尽、心灰意冷,几乎无法从社会的进步和世界教给我们的经验中预见到人类完善的一天。
然而,人类的天性就是要实现自己受造的倾向,满足自己的盼望。历史使我们绝望的地方,圣经为我们打开了希望之门。事实上,此书正是关于历史如何预备上帝之城的冗长记录。从这个视角来理解,圣经的内容将更为清晰。我们习惯于单纯把圣经视为一部个人得救指南。它的确有此功效,但其目标远不止如此简单。它向我们呈现的不仅是个体的恢复,还有社会性生活的复原:上帝所创造的不仅是人,还有上帝之城。它所呈现的社会或城市,并不仅仅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称谓,而是有其自身的存在和生命,上主在其中得了满足,人也在其中完全实现其命定的目的。天上的耶路撒冷,在上主而言是新妇,是羔羊的妻子(启 21:9),就人而言,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母亲(加 4:26)。随着它的出现,上帝启示的救赎之路上升到顶点,而人类的历史在此终结。因此,圣经的最后几章通过完成全书之前篇章所绘制的蓝图、揭示前面所有步骤所达到的结果,宣告了圣经的统一性。
若是从圣经中拿掉最后“天上耶路撒冷”的异象,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段落、一段崇高的描述、一个重要的启示,还是全书的结论,让之前的一切得到解释和证明的最后安排。于是,我们手中只剩下一个未完成的计划,在其中人类的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神圣的预备也没有取得充分的成果。对于那些不满足个体生命完善的人来说,如果圣经的结尾没有为我们建造一座上帝之城,上帝的启示就不无遗憾,留下了许多未得解释的事。但圣经没有使我们失望,什么遗憾也没有留下。伟大的终末成全历历在目。从最初人类的欲望直到上帝的各样预备,都无一例外地指向终局。
在这神圣故事的起头,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紧随其后的是那些与他同为应许后嗣之人。他们在世上仿佛做客,好象在异地居住帐棚,因为他们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 11:10)。到了时候,神圣的目标逐渐变得坚实起来。我们看到了一个被拣选的民族,一个上帝亲自构建的政体,一座圣城,一座上帝的圣殿。这真是一个奇妙的景象——通过上帝奇妙干预和圣灵的激励,这个属世的预表系统被分别为圣,得了荣耀。然而,我们是希望看到先祖盼望的实现,还是希望看到他们所预表的一切恩赐成就?先知和诗人给了我们答案,然后是福音的确认,最后是上帝亲自出手,将整个旧约体系从地上扫除。当约翰写下这段文字时,当圣经最后出现的新耶路撒冷不是旧城的恢复,而是作为预表之对型(antitype)时,旧的系统早已不复存在。
这个异象告诉我们,在蒙选的子民看到他们永久居住的城之前,世间的大戏就要结束,这个时代将要过去,上主就要降临,死人要复活,审判要临到,现在的天地要销灭,新造的世界就要出现。
而眼下尚且是预备的时间。还有许多未竟之事,需要耽延许多的时日。上帝预定的社会,要从众人之中将其成员一一找出,将他们聚集在一处。他们也要经过试炼磨砺。将来的基础,必须他们亲手劳碌奠定。这个完美社区要建立在人与上帝的关系恢复之上,也要靠着他们彼此无私的连结。罪已经摧毁了真实的关系,他们必须在废墟之上重新理清头绪。这事的成就,就在耶稣基督里!代偿和赎罪,和解和救赎,这些术语说明了基督中保之工所成就的恢复,帮助我们看到自己如何修复与上帝那曾经破裂的关系。凡接待基督耶稣,以他为主之人,就因此进入了恩典之中。罪不再使他们与上帝隔绝,视同陌路。他转脸向着他们,他们也转向了他。他们与天父相交,也藉着圣灵与圣子合一。上帝住在他们里面,他们也住在他的里面。这样,首先是每个孤独的灵魂在基督里与上帝恢复了关系,随后,当圣徒相聚一堂,上帝的宝座和被杀的羔羊住在他们中间,他们的共同体要得荣耀,而上帝要永远与他们同在,永远做他们的上帝。
人与上帝关系的恢复,还需要补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好。要了解人类的堕落给人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只要看一眼世界史或社会史的任何一个片段就足够了。不要说全地遍满强暴,就是法律和司法机构本身也见证了不公。保罗说得不错:律法不是为义人设立的。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恶行,根源在于人性的堕落。如果这种情况好转成为普遍的正义和爱,那么内心的幸福和完美就有了保障。他们将在那座城市里得到安全保障,城里的人们都将是义人,那里的爱将永不止息。
现在,上帝的教导明显集中在思维习惯的养成上面,人们在福音的基础,因为福音的激励,接受彼此相爱的训练。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爱才是人生最高成就,上帝对人教育的完成。这事毫不奇怪,因为现在预示着未来,而未来我们要生活在集体社会里,住在络整齐的一座城里(诗 122:3)。因此,福音已经在凡接受他的人心中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团契基础,教育他们养成爱的习惯,因为它明显是要为将来的事情做好准备。为了强调当前工作与未来福音应许之间的这种联系,我们的主委托最后在世的使徒作为圣经最后一卷的作者——他既是主要的教师,教导我们要爱自己的弟兄,也开了我们的眼,使我们看见福音最后将成就的完美。
因此,当世是为预备上帝之城搭建的脚手架。在这个世上,基本原则得以建立,成员因此而招聚、受训、预备停当。与此同时,所有的道德倾向都在冲突和经验中得到了锤炼,而虚荣的自负和邪恶的狠毒,在最后的烈火和永恒的审判将它们永远清除之前,还有展示自己的空间。待到巴比伦大城倒塌,上帝之城将显现。
如果个人的幸福是人类最高理想,那么回到恢复原貌的伊甸园,也许就足以让新天新地的居民安居在旷野,躺卧在林中(结 34:25)。这种对人类幸福的梦想一直萦绕在人的脑海中,他们厌倦了社会的混乱、腐败和苦难,甚至认为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人性完美的障碍——事实上,这个世界几乎就是邪恶长成的身体。因此,人从自己的本性出发,渴望无拘无束的自由,希望简化一切社会关系,喜欢描绘一个田园牧歌式的天堂,并要求重新恢复第一个乐园之生活。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宗教也都以这种方式承认了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绝望,无意识中承认自己的计划缺乏真正的社会基础。但上帝的启示并被启示领受者的期望所影响。其他方案回避人性深处发出的最高呼唤,但上帝的福音则定意要实现人性的最大需要。它不仅命定了个人幸福,而且要完善成就整个人类。在全书结束的时候,它预言永生上帝已经为自己的儿女预备了一座城,一个新耶路撒冷。
* * * * *
总结
这本书带领我们从新约的开头行至结尾,从伯利恒的摇篮直到上帝之城。我们看到,新约收集了各种类型、源于不同场合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计划,藉着各个阶段渐渐体现完善,并按照自然的先后顺序向前推进。
首先是道成肉身者的显现——在最清晰的光照下,在四位见证人的共同见证下,以最简单的形式陈述了耶稣在世间生活服侍的事实。这见证本身也是循序渐进的,在最后一部福音书中,人物的光辉更加耀眼,事实的意义也更加清晰。
然后,使徒行传宣讲了基督是完备的救主,世人的避难所和生命。他显现之后果在使徒行传中得到总结精炼,此书也呼召人来相信福音,并且因此而得救。凡领受之人,就彼此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他们成为一体,渐渐成长构成一个圣洁大公教会,并在其中共同生活。
他们所进入的新状态需要阐释,在教会里开始的生活需要教导。使徒书信承担了这一任务。初次委身基督之人普遍存在的疑问得到了回答,于是,原本笼统的信仰变得明确起来。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教会而言,新生活的迫切需要都得到了满足。我们认识到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人应当如何快乐的思想和生活。
最后,作为基督肢体的一员,我们发现自己参与到高于个体的伟大集体生活和历史之中。我们感到自己被带入了一个与现实冲突的计划中,这宏大计划在此时此刻无法实现。因此,我们最后的教导来自先知预言,认识到终极的问题不是我们个人如何得救和得胜,而是整个战役将如何展开。启示录向我们预言了一座圣城,在其中,救赎达到了终点,救主找到了他最后的喜悦;在这座圣城里,人性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神圣的应许得以成就;在这座圣城里,理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在上帝的同在和荣耀中得到了完善。
世人无法把握这些教义,教义进展的每一步都会让这一结论越发清晰起来。它将按照自己的意愿尊重基督,解释基督的显现。它将听闻和接受基督传讲的大致说法。但它无法接受新的、藉着圣灵在基督里的生活,也无法忍受基督的国度与其自身的对立。
随着信徒共同体按照经文中不断推进的教义路线往前,他们与世俗道路和思维习惯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值得为之而后悔吗?若按照今世的精神,我们可以在教义上取得何种进步?它又能将我们的灵魂引向何处?模糊的欲望,却没有任何对应的实际;伟大的想法,但只是停留在思想上;心中充满不确定和困惑,精神上无法克服的空虚苦恼。只有顺着上帝留下的书面话语,满怀信心地循序渐进,才能引领最软弱或最聪明的人进入基督里生命的至深福乐,进入上帝之城的最终荣耀。 当圣经学者领悟到这些叙事、书信和异象实际上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并维持着刻意设计的相互关系,凝聚成一个有序、渐进和完整的教义方案时,他的思想就与上帝的思想建立了有意识的接触。这样,各个部分表面的多样性就会被本质的整体统一性所掩盖。许多书卷变成了一本书,许多作家变成了一位作者。我们从对马太福音、保罗或约翰著作抱有批判性兴趣的学者,上升为更高一级的信徒,怀着神圣的喜悦打开我们的主和救世主耶稣基督的新约,并且,当我们从他手中接过这永生之书时,我们仍然听到他在说:“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约 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