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1万多字,分为5段好了。三段就结束了。第6章完。


6c | 书信集之安排

阅读前三封书信的读者会发现自己正处于这种危机之中,感到主的话语满足了他们紧迫的必要,因为若非如此,福音不可回避的第一个问题就将悬而未决,未来的思想将建筑在流沙之上。从这个角度来看,罗马书的教导不仅至关重要,而且是根本性的,因为它涉及每一个人称义的需要、本质和效果。如果“人如何才能与上帝和好”这个问题悬而未决,灵魂将不可能得到安息,因此,在这个问题得到正确回答,其形式和论证得以建立之前,基督教义体系不可能有任何坚实的基础。正如马太福音通过联系旧约,开启福音书记录的大门一样,这封写给罗马教会的伟大书信也以同样方式打开了教义系列之门。前者从事实层面,后者从教义层面,共同确立了这样一个事实: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跟随保罗的整个论证思路,借助其中不断引用的旧约经文与概念,我们看到基督教因信称义的教义有着显赫家谱与高贵血统,就像耶稣本人一样,可以从亚伯拉罕和大卫追溯而来,并有律法和先知的明证,因此当我们最终需要阐述这一真理时,心中已经笃定,知道它经历了所有连续的启示阶段,每一步都稳稳当当,没有踏空。

在写给哥林多人的书信中,我们进入了另一个思想领域,回应寻求智慧的希腊人。希腊文化相信,无论是思想还是行为,人类都可以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自由;正是在面对人类的自信,或者面对这个世界的基本精神时,福音发展了自己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威,要求人思想上的服从,并规范了教会生活。

在写给加拉太人的书信中,它遇到的不再是自以为是的自由精神,而是一种故意的束缚,要以自己的顽固和麻木不仁,将人的灵绑架到属世与肉体的元素之中。在抵制这种倾向时,使徒教导以前所未见的强烈,宣布自己本质上就是耶稣基督之启示,并更清楚地表明自己是圣灵的浇灌,是使人得释放的福音。因此,在前三封书信中,第一个问题得到了回答,第一个危险也被成功绕过。使徒(或保罗的)教义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神圣性,并发展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接下来的书信与第一组书信的不同之处在于,相对而言,少一些论战的态度、庭辩的语气。既然危险已经排除,思想已经安稳,我们很容易跟随使徒进入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站在一个更加平静崇高的思想平台上,不再担心福音与人类错误之冲突,而是接受他关于上帝永恒目的的教导,认识基督希望教会达致的完美理想。如果我们可以在前面的书信中只能看见有关圣灵默示的断言,那么在这两封书信中我们可以亲自感受。在这里,我们听到的不再是教会伟大教师的解释、辩驳和决断,而是感受到一位圣灵陪伴的先知在传讲真实,甚至间插在其中的腓立比书语气上更像朋友,更少了先知的严肃。

最后,帖撒罗尼迦前后书构成了保罗对七个教会的最后两封书信,虽然它们在写作时间上应该排在第一位,但因为它们重点讨论末世论元素,宣讲蒙福的盼望、基督荣耀再来和上帝的日子,帮助基督徒面对信仰冲突,所以在新约永久的编排顺序上,它们位于保罗写给教会书信的最后。

在这个教义体系中,教牧书信对担任牧者之原则和精神提供了建议,牧师既是有序治理教会的职分,又是服侍教会的事工。通过保罗的著作,我们从第一个重大问题,“每一个人的称义”,逐渐扩展到信仰生活将会遭遇的种种危机和越来越广泛的实践,直到最外层的教义——如何牧养照顾教会、做好真理之管家。

在学习进深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的记忆、观念、意象和语言,都是自然地出自一位从小在希伯来人中间受训、带着深刻犹太文化烙印之人的笔下。虽然他胸怀博大,致力于扩展福音,极力反对犹太教内部的错误观念,他在教导基督之事,说明福音之普世拯救时,其语言和思维模式都源自旧约律法一派。

这种语言是否精确,在当时的处境下是否不可避免?或者,这正是为了最充分地表达属灵真理,成就上帝旨意而特别预备的方法?这个问题是由以下事实决定的:旧约本身就是神圣条例,它与新约的历史关系是由上帝所规定。尽管如此,两约之间的联系不是修辞意义上,而是体现在上帝所设立的类比体系中。这就是希伯来书的永恒功用,此书若不是保罗书信,至少也是在效仿保罗,由于书中没有提及作者身份,通常置于保罗那些公认著作之后。

希伯来书显然起源于信仰过渡和抉择的最后时刻,当时一大批既是犹太人又是基督徒的人因为福音而困惑、激动,不知所措,似乎脚下的大地分开,不知道该赶紧退回正在快速远去的传统,还是仅仅抓住那呼召他们的事物继续前行。希伯来书怀着对希伯来背景基督徒的强烈同情,体察他们心中普遍存在的困惑甚至痛苦。关于这个问题,希伯来书是变革和恐惧时代充满大能与生命的声音,同时也是对启示之进展的全面解释,两约之关系的伟大阐述。

关于基督教时代教义之进展,没有任何作品比这封书信贡献更大。首先,它明确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基督最初的教导已经借助后续的扩展而日趋完善,但读者中间有许多人却罪恶而可耻地未拒绝接受。他们关闭心扉,听不见上帝拣选的使徒对真理的充分阐述。其次,这封信表明,只有充分认识基督的福音,才能真正理解旧约圣经。

在保罗的著作之后,我们另有雅各、彼得、约翰和犹大的书信。由于内在的原因,它们最好是放在我们圣经中当下的位置,而不是按照陈旧的抄本里通常的安排,放在保罗书信之前,因为人们已经普遍承认,它们实际上是对保罗教义的确认和补充。这些作者的个性与保罗不同,他们所强调的真理侧重也不相同,但其福音实质和特征是相同的。每个作者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但却益发显出他们共同信仰的统一。

乍一看,似乎只有雅各书给人留下了相反的印象。如果将其视为对基督教真理基本特征的有意阐发,那么它似乎不属于福音教义全面发展的时期,而是属于更早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属于福音倒退的阶段,其中隐隐约约暗示以便尼派(Ebionite)对福音的理解,甚至暴露了自己的以便尼派思想根源。但细心的学者将会发现,这封信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以福音教义为前提的,事实上,它的字里行间无不在承认、证实这些教义。

另一方面,彼得和约翰书信与保罗教义的和谐是显而易见的。前一位使徒敏锐而坦诚地为福音教义之进展背书,向读者保证那位做外邦人使徒之保罗所教导的乃是“神的真恩,你们务要在这恩上站立得住”(彼前 5:12),并劝勉自己的读者说,“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要求他们把这些作品视为别的经书一样的权威(彼后 3:16)。

论到它们所肯定的福音教义本身,这些珍贵书信似乎从另一个角度加以照亮:保罗所阐述的信仰,借助彼得的话语在人们心中点燃了热切的希望,又在约翰的话语中扩展为崇高的爱。同时,读者不可错过,第一批使徒的作品常常引用或化用福音书的语言,在精神层面上与福音书最初揭示的教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后,犹大书以寥寥数语强调说,信仰的真道已经成全,并且一次就永远交付给了基督的教会;可以说,这封书信配得上新约整个使徒书信系列荣耀的结尾。作为最后一位导师,犹大恳切地劝勉我们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警告我们可能反复出现的危险,恳求我们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到永生,最后,他将我们交托给那能保守我们不失脚、叫我们无瑕无疵的救主,展望将来我们欢欢喜喜站在他荣耀之前的日子。有了这样的劝勉、警告和祝祷,新约的教导部分就在我们手中完整了。

现在,只剩下两个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我们如何经验福音带来的紧迫感?神的话语带动耶稣的信徒进入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生活和思想世界。它预设世人会探寻真理,因存在而焦虑,有着自己的人生志向。它预设人的心灵会被摆在面前的真理之重要性、宏大与光辉所彻底唤醒。它预设了阻碍、困难、反对和斗争的存在,也提出了需要努力追求的事物。对此,我们如何认识?除非你对这些事情略有所知,否则并不适合阅读新约书信。它们不是为了迎合冷漠的认信而写的,也不是为了满足讨论的趣味。应用书信的条件是内在的生命——书信所提供的,正是这生命的必需品。

一个人若心里并不严肃追求上帝的公义,翻开罗马书,心中就不知不觉感到困惑厌烦。一个人若不觉得必须日日来到上帝施恩宝座前,为要求怜悯、得随时的帮助,当他在希伯来书中发现那位一次献上就永恒做大祭司的基督在幔子内做成的伟大事工,可能也没有什么兴趣。若他不承认自己是基督宝血赎买,在十字架上与基督同死又一同活过来,就会认为每封书信所提供的基督徒荣耀品格之标准过于严格,高不可攀,不适合实际生活。为那些蒙召成为圣徒的人而设计的整个计划和教导过程,在别的人看来,不仅没有力量,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个问题是:如果我们真的感受到了这种预设的紧迫性,如何使用上帝所赐圣道来满足它们呢?我们已经看到,上帝之道并没有把我们带到基督徒生活的开端,然后把我们留在门槛上。它充分而热情地进入我们心中所有的焦虑,耐心教导我们基督工作的真正性质,帮助我们信靠基督,有阐明信徒所渴望的救恩,指引他蒙召要过的生活,处理他与上帝的关系, 展现那摆在他面前的美好前景。难道疏忽大意或不信任会使你失去这早已预备好的帮助,让你独自面对觉醒灵魂的千思万虑,好像你只能依靠自己的资源来勉强应对?

不,上帝没有离开。对于那些生活在教会里的人,对于那些已经接受了主基督耶稣并拥有神圣呼召的人,所有的教导都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教导是专门赐给他们的,并且针对他们的各种需要进行了调整。但批判性引用或偶尔参考一下,无法发挥其真正的用途。只有通过不断的陪伴和、熟悉的交往,它才能有效地讲述自己预定的目的,完成自己蒙福的使命,将我们这贫乏空虚的可怜人生,转变为荣耀实在、藏在基督里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