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筹款(圣诞自选项目) | 《新约中的教义进程》
《新约中的教义进程》(2a)
《新约教义进程》2b | 同观福音书
按:筹款进度:20%
翻译进度:22%
如果说,同观福音书乃是沿着历史推进,那么当我们转到约翰福音的教导时,这一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基督的福音刚刚解决了自己在与犹太教以及整个世界建立关系时发生的冲突,就进入了那些深刻而微妙、多样而旷日持久的争论,矛头直指基督的位格。无论是从人类思想的倾向、魔鬼的诡计还是上帝的治理角度看来,这都是事态发展的自然过程。约翰福音被上帝选为主要的工具,以满足人类的思想、打败魔鬼的诡计、确立上帝的见证。除了历史上短暂的某一刻,我们没有办法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它必须是在一种思辨的神智学(theosophy)开始形成自己的语汇语言并渐渐走入歧途之后,但亲眼见过基督的见证人仍然活在世上,可以高声疾呼,讲述自己曾经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手触摸的耶稣;于是,对耶稣神性最清晰的直觉,才有可能与关于耶稣最明晰的感官见证完整而永久地混合在一起。这样的时刻是由上帝护理所保证的,约翰的命运早已预定,他并会活到第一个基督教异端产生的时代。
约翰乃是跟上主最亲近之人,他曾躺在主的怀里,也曾站在他的十字架旁;纵然别人都感到困惑,他却仍然相信;他以更敏锐的目光看到其他人都看见的荣耀,但上帝选择把他留下来,记录一份完整讨论基督位格的书面陈述——这记录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圣灵的福音”。正如其他几卷福音书分别突出律法、权能和恩典,约翰福音也着力刻画了基督的荣耀。“我们看见他的荣耀,就是父独生子的荣耀”(约 1:14)。所有的门徒都看到这荣耀,但只有一人以其纯洁而崇高的深思熟虑,适合成为这崇高启示的最佳领受者,因此也是最好的载体。因此,对他来说,这个职分是上帝安排,他的福音就是尽责的回应。他不像前面几位福音书作者那样从地上的事物开始,在他的福音书里,基督并不单是亚当的后裔或亚伯拉罕的子孙,基督的福音也不是从他在人间的事工开始,而是在无法测度的永恒深处,从上帝本性的发出开始。随后,他记录了上帝唯一的独生子如何降世为人,以崇敬的目光描摹他彰显荣耀的言行,最后把自己的记录传给后人,使他们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他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 20:31)。
在三本同观福音书中,基督活在人间,在人交道,其肖像上层层叠叠加上了三重笔触,从最初的犹太层面及其与旧约的根本联系,到其最为普世大公的特征及其对外邦思想的适应;这些步骤与上帝的圣道从最初发源地不可阻挡地传遍地极的三个历史阶段相关。在第四福音书中,我们对前面几卷福音书所牵涉的属灵奥秘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且这种进展也与历史条件配合,在时间上紧随着前几卷福音书所呈现的历史阶段。这样的教导安排乃是按照如此原则进行:地上的事物作为天上之事的导论,从而使一切事物都井然有序,首先是自然的事物,然后才是属灵的。
各个阶段的进展仅在程度上有所不同。没有任何一卷福音书所阐发的真理,不能在另一卷福音书中得到证实。把任何一个看起来与众不同的观念提出来,你都会在其他福音书中找到这种观念的强烈表达。马太福音的犹太侧重中时有对外邦人的呼召,路加福音的大公精神则常常回到其犹太起源。约翰在展示基督的神性时,只不过点明了其他人多处暗示也时常肯定的事。
在之前的福音书中,我们看到神的儿子,被天使宣告,被魔鬼承认,被父亲自发声肯定,拥有权柄和能力,指挥有形和无形的世界,并在圣山上变了形象,其荣威被几个目击证人所看见。他在圣殿里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向地上的父母宣告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天父的关系。他对使徒的最后嘱咐,乃是叫他们奉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建立教会。在此期间,约翰福音更加深刻地解开了基督的自我启示:“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太 11:27;路 10:22)。
因此,虽然每一卷福音书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展了基督位格的教义,但所有的解释是连续的,图景是一致的。从马太福音的开始到约翰福音的结束,我们所见都是同一位主耶稣基督,无论是最后一卷福音书中或是第一卷福音书中的主角都是人子,他在第一卷福音书中是神的儿子,在最后一卷福音书中也是一样。在约翰福音的教导下,这绝大的奥秘显得更加生动和成熟,对它的理解变得更加有意识和清晰,对它的断言也更加明确和无可争辩。我们从对事实的简单观察入手,通过回顾、反思和术语的形成,寻找一种适合描述基督神人二性最高概念的语汇,表明他是父唯一的独生子,是生命,是光,是真理和永恒之道。作为一个统一和推进基督位格之教义为特征的方案,四福音合集显然带着设计的安排与形制。
但凡似乎出于设计之处,我们都有理由认为这样的计划是存在的。这种设计不是出现在单独的书卷之中,而是体现在整个系列中。每位作者根据各自的思想转变和历史经验进行写作。那么,谁是在背后主导了整个计划,按照其意愿,预备和雇用事先选定的代笔呢?借着教会的判断,根据她所有成员的同意,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不变的答案:主的灵在这里。
圣灵为耶稣作见证,四重福音就是他永久的见证。在这四卷福音书中,他在一切人类知识应有的根基上奠定了我们信仰的基础,为我们留下了感官的证据:眼睛所见、耳朵所闻、亲手触摸的事物。他确保我们信仰的对象被那曾经亲自看到他的人所传承。他们那清晰而直截、统一而有序推进的叙述,给了世界一幅足以永远和唯一代表救主的画像。他们首先让我们熟悉上主在人间毫无出奇、普普通通的对话,然后让我们更集中地借助亲身经验,研究上主的荣耀和奥秘。
最后请读者注意,这样的神圣教导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完整计划的结束,而是一个更宏大计划的一部分。福音书所产生的大体效用,似乎还需要进一步的揭示。一个闪耀着父独生子的荣耀,却披着人之弱点与贫乏本性的[耶稣],带着大能和软弱,在荣威与生命的祸患中在我们前面经过。他亲近我们,也把我们拉近。他触动我们心中的每一根弦,保证我们可以无条件信靠他,并成为我们崇拜和爱的对象。然后,他被挂在十字架上,沉入坟墓,从死里复活,升天——他就这样离去了。这是一个短暂的时期,一次交付就永远固定下来。但这一切意味着什么?成就了什么?我们现在和他是什么关系?这短暂的显现,在什么方面影响到我们在神面前的地位,影响了灵魂的状态和命运?他所换来的救赎,他所带来的拯救,他向所有信徒敞开的神国大门,其本质是什么?
这些是耶稣离开时留给门徒的问题。当福音故事接近尾声时,这些问题仍然存在。福音书叙事让我们的心灵处于渴望期待的状态。它所列举的惊人事实表明,一切问题都有待明确答复,一切猜测都需要获得更肯定的指向。上帝没有匆忙赐给我们他儿子,使得我们可以惊鸿一瞥他的形象,然后任由疑问充满我们的心里,也不再明确定义它所暗示的盼望。在对事实的充分生动记录中,我们发现了一种隐含的保证——福音书的目的和结果,必将得到明确和适当的解释。
福音书的叙事为教义提供了保障。在我们进入后一种形式的教导之前,它们已经保护我们免受可能的危险,确保我们的信心不在一个抽象的名字上面,而在于那位亲自认识的;不是在救恩的计划中,而是在活着的救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