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兆俊在一个讨论会上分享教育经验,我稀里糊涂做回应人。但做听众的好处在于,新鲜的思想总是可以刺激更多的反思。我的回应究竟是捧场还是拆台仍属于未知……但不思考石头剪刀布的平衡,似乎不容易做好在家教育,所以勉为其难,解构(模仿)一种我们中间流行的文体:


教育似乎具有三重目标:人格塑造,世界观培养,技能训练——所谓石头、布和剪刀。

品格需要在遇事时方能体现出来。比如“诚实”,“勇敢”,“坚毅”、“节制”、“公义”之类。

世界观需要在解释力量上体现出来。比如对于各种当代议题的解释和理解,在我看来,某些教育所灌输的不是“世界”观,而是一孔之见,培养的是某个宗教洞穴里山底洞人。

技能训练,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竞争与合作的问题,也许是一个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


在家教育的多元性或者出路的多样性,大体上需要在一个择业选择多样的社会才能体现出优势。昨天在一个讨论上提到,教育的长时性需要家长评估社会总体趋势的问题。如果这个社会(特别在孩子成年进入社会期间)正在走向更加严格而不体面的计划经济,“家庭教育导师”也成为一个人社部颁证的职业,成为某些网红在家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很难说这是多样性的增加还是减少。

在衡量教育侧重时,社会-经济分析和预测似乎也是必要的——至少可以在决策之后缓解焦虑。


我用了3年半,在40多岁高龄完成了道学硕士的教育。

在我看来,知识层面的“宗教教育”,大概2年即可完成。真不一定需要用那么多课程和时间。当然,可以理解,徒龙少年总是需要演变成恶龙,抵挡公立“思政”课程的反动,似乎也会就将品格与世界观塑造变成“宗教教育”——基督教教育的核心是“认识神”,但教育的日常活动有很大的外延。

俗话说,“十月反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带来了五月花……”


我们谈到“猴变”问题。这实在是个大问题,涉及一个在家教育家庭如何帮助孩子抵抗社会压力和信仰飘移。

我不知道理性和科学精神在其中如何作用。有家长分享说,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就能帮助孩子拒绝进化论,或者建立一整套世界观。我苦笑了一下。

耶稣说,“真理必叫你的孩子得自由。”有一天,关系的操纵会失效的,或者在我们的文化中被转化为一种愧对父母的学习动机。


知识具有扩张性,对于吸收知识的心灵而言,就是内卷性。我们不再有奥古斯丁和达芬奇这样的百科全书式人物,不过是因为知识的体量扩张太快,心灵和理性的扩展跟不上罢了。

教育的节制,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不过是在教育过程中接受这样的有限性,同时对知识的吸收保持开放性。


我总结自己在家教育发脾气的案例。对于David的教育而言,我不在乎他的分数、理解不了一个问题或者粗心大意。大部分时候,我是在焦急他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速度。我一直在抽象地要求他“Focus”,“Don’t worry”,“Just write down something”,而他总是坐在那里沉思,踌躇不决,无从下笔。

也许,我对这个世界的观感,就是一切都需要速度。否则,我的活儿永远也做不完。

在家教育中又做父母、又兼做教师的人,实在是圣徒——但你一定可以做下来——对了,按照保罗的说法,“罪人中的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