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如果一个家庭从事在家教育,孩子还没有从大学毕业,没有就业,不要轻易地、完全地相信父母之在家教育经验。许多人有很高级的理论与神学,但未必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了好的教育。
我以为,教育的经验都是独特的。即使成功,也不是单单谈到的那点经验。
免责声明:在教育上,我们家是探索者,不是可以模仿的榜样。

当孩子把33×8计算为2424或者把减法算成加法的时候,在家教育就构成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我来说,需要不断祷告、和Emma交流、彼此拥抱安慰鼓励,才能在教育的时候不那么泄气。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勉强装出笑脸,耐着性子重新教一遍整数乘法。

另一方面,我也常常对孩子们说,教育的过程就是扩展你们心灵的过程。你们每一天所学习的都是新知,也就意味着你们的学习就是不断地迎接挑战,而这挑战总是令人不快、焦躁、畏难。孩子们会不断地表示,这太难了,作业和练习太多了,我的朋友在打电话叫我出门了……或者她们就这么重重地将自己的卧室关上,为充当教师角色的父母言语中的责备不耐而伤心地哭一场。


我教过各种程度的学生,职高、技校、大专、本科、研究生、神学生都接触过,基本上可以算一个风评不错的老师。我也做过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效果也不错。但同时担任父母和教师的角色,似乎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

我和Emma只能尽量保证,同一时间只有一个人发火,另一个人要成为安慰者。即使这样的安排,即使父母都在从事在家教育,我们还是觉得难度超出想象,常常有做不下去的感觉。

一方面是角色冲突,很难处理妥善。另一方面,教育本身对于孩子来说永远不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总是要迎接挑战。孩子需要扩展心灵,掌握新的知识,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犯下各种低级错误,遭受各样的挫败。敏感的孩子完全可以做到察言观色,对于父母轻微的叹息或表情的扭曲洞若观火,生怕父母突然发作,大大地责备一番。

所以,我几乎是一旦发现自己情绪失控,立刻给孩子和妻子道歉。孩子也很快学会了和我交流的方式,第一句就是打预防针,“爸爸,我告诉你一件事,你不要生气好吗?”我于是尽力做好思想准备,不生气,最多就是重新讲一遍要点罢了……


在家教育很难实施,如果全日制送去学校,仅仅晚上辅导一个小时作业也会发火,大概需要慎重考虑在家教育能不能把自己弄得角色分裂了。另一方面,没有同龄孩子内卷的在家教育,孩子不容易在学习上获得满足感(没有比较就没有满足),所以日复一日新知识的挑战和挫败感常常会带给孩子很大的苦恼,需要父母心平气和地接纳和安慰——但这样一来,教师角色和父母角色的冲突无疑会加重。

或者这样描述好了:在家教育增加了家庭要处理的事务总量和压力,只是看孩子和父母如何合作和分配事务与压力,使得大家都可以坚持下去而已。

在家教育也许有许多益处,但孩子暂时很难看到在家教育将来的益处,而父母的压力若没有寻到合适出口,也许会立刻就反向输出到孩子的身上。

我没有答案,只有日复一日在教育中的苦恼。随意分享自己的体会,请不要凭借这样的个体经验采取任何重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