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育25问——目录

0. 前言

  1. 合法性
  2. 胜任性
  3. 经济性
  4. 多样性……
  5. 执行性
  6. 社会性……
  7. 安全性……
  8. 使命性……
  9. 精英化?
  10. 公民性?
  11. 忍耐性?
  12. 互补性?
  13. 普适性?
  14. 稳定性?
  15. 价值感……

第15章 我自己所受的教育全都白费了吗?

有些父母对在家教育孩子心存顾忌,因为他们觉得这会浪费他们自己花在高等教育上的钱。

据报道,只有7的美国人口属于有着双亲和子女,但只有丈夫在外工作,依靠一份收入生活的家庭。1虽然也有例外,但大多数在家教育的人都符合这一人群。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有点像回到了一个更传统的美国——在“把它留给比弗”(Leave it to Beaver)时代结束后不久就不复存在的美国。今天,我们的文化认为父母双方都要工作。

事实上,一些女权主义立法者,如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她支持这一概念),在主张通过女性强制服兵役法案时辩称,职业女性的成功已经证明,没有父母在家里抚养,孩子们也能过得很好。对于已经基本上将此视为常态的人来说,将父母双方都从孩子的生活中拿掉,并不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想法。

钥匙儿童

若孩子的生活中一个全时间照顾他们的父母也没有,他们的生活会更好吗?

放学回家能见到妈妈、吃上苹果派,对于300多万6至13岁的美国儿童来说,只是一个梦想。这些孩子在没有任何成年人看管的情况下放学回家——有时甚至上学的时候也没有大人在家。揣着前门钥匙,这些所谓的“钥匙”儿童(加上大约5万名学龄前儿童),在父母忙于工作时只能自己照顾自己。2

这种情况对儿童的幸福利会有什么影响?

不同年龄的“钥匙儿童”受到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10岁以下的儿童,最常见的是孤独、无聊和恐惧感。青少年早期,孩子们更容易受到同龄人压力的影响,开始酗酒、吸毒、滥交和吸烟等等,让自己陷入困境。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及孩子们独处时间的长短,也会带来其它负面影响。一项研究显示,中学生每天独自在家超过三小时,更有可能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患抑郁症的几率也会更高,自尊心也会更差。3

父母们声称,双方都外出工作,将孩子们送进公立学校,才是对孩子们最好的照顾。然而实际上,若你考察从前6000年的人类历史就会发现,孩子们正努力应对一种大体上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独一无二的场景。

孩子们落到要由政府、媒体、保姆抚养长大的首要原因,是因为有人告诉他们的父母们去追求“美国梦”,并且他们需要有双份收入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尽管实情似乎并非如此。最终拿到好处的,不过是那些从工人劳动中获利的企业和政府官僚。政府引诱父母双方都去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多多纳税。这些税收的一部分给了政府资助的托儿中心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他们实际上是在代替父母养育孩子。额外的税收收入,则进入了政府官僚们的腰包,让他们变得更富有。

就连小孩都能看出这种逻辑的谬误:

“妈妈,你为什么非要去工作呢?”

“我必须去上班,这样才能付钱让人在白天看你啊。”

连孩子们都知道,他们是这笔交易的受害者。为什么父母却看不到呢?

赚更多的钱

有两种方法可以增加你的净收入:

1. 多赚。

2. 少花。

我认为“多挣”的理论,在涉及有孩子的家庭时,在许多情况下并不是“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法。若我们公平地考虑所有因素,父母双方都工作的代价(多缴税),加上与孩子分开所支付的情感和关系成本,通常不会让这样的家庭受益多少。

两份收入的隐性成本

希尔斯代尔学院(Hillsdale College)的历史学教授艾伦·c·卡尔森(Allan C. Carlson)认为,当仔细计算妈妈不在家所需要支付的费用时,第二份收入对家庭总体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父母中另一个人挣的钱,常常都被花在日托、第二辆车和餐馆账单上。”4

根据国家政策分析中心的数据,1960年很少有母亲外出工作,但如今,双收入家庭的总收入(税后),实际上比上一代只靠一份收入的家庭的收入要少,存款率也低,信用卡债务却要多得多。5

在考虑了儿童保育、工作服、交通和餐饮、税收以及与工作相关的额外社会活动等因素后,专家建议:“如果家庭中的父母双方都获得中位数收入,那么第二个人的收入中有多少是净收入呢?扣除儿童保育、衣服、汽车、膳食和税收优惠后,51,017美元就只剩下大约24,000美元了,还不到实际收入的一半。”6

两份收入的另一个隐性成本是,外出工作给妻子/母亲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负担。虽然许多女性试图让手头上所有事情都能运转,还能从事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可是她们的注意力却被分散,一天下来,她们往往没有多少时间,投资于对她们来说原本最重要的关系。这通常会对婚姻关系和孩子造成伤害。我认识一对没有孩子的夫妇,却决定让妻子在家工作,因为要协调两个人的时间,对他们的婚姻来说负担太重。他们就连在一起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有孩子的话,就更困难了。

这是对你大学教育的浪费吗?

我并想显得残忍无情,但事实上,据统计数据显示,即使你从来没有养育孩子,你也可能已经在浪费自己的大学教育了。

根据《华盛顿邮报》发表的一项研究:“2010年,美国大学毕业生中只有62的人,从事的职业要求大学文凭。其次,据作者估算,只有27的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相关。”7

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要靠学位赚钱越来越难。我觉得人们需要仔细想想,高等教育是不是那么必要。作为在家教育出来的人,我特意选择不去上大学。我知道我的人生想要做什么,我也知道自己不需要大学学位来实现我的目标。我是一个相当有教养的人,不需要大学文凭来证明自己或提升我的自我形象。我太太上过一些远程教育的大学课程,但在我们订婚后就不再上了。

我们俩都不后悔放弃攻读学位。我们唯一错过的就是一大笔开销,以及花费几年的时间去追求一个我们用不着的学位。我们结婚时没有债务,除了我们力所能及的适度的抵押贷款,我们从来没有任何债务(即使现在有9个孩子住在我们的家里)。无债一身轻,使你能够灵活地为你的家庭做出最好的决定(对我们来说,这包括在家教育我们的子女)。虽然我并不提倡所有家庭都以我和妻子为榜样,但我可以告诉你,我更喜欢我们的选择,而不是我认识的几十位压力过大、工作过度、疲惫不堪、情绪枯竭的30多岁的人,他们既需要工作,又需要努力偿还大学时欠下的高昂债务。

这是对生命的浪费?

要知道你是否在浪费生命,你首先需要明白你生命的呼召和目的是什么。上帝对你生命的旨意是什么?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特殊的天赋、才能和机会。也许你已经被训练成古典钢琴家、工程师、律师或化学家。你可能已经花了几年的时间和数万美元,(或数十万美元)为某一特定领域的职业生涯做了准备。

这个问题对女性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十位在家的父母中,大概有九位是母亲在家,丈夫外出工作。有时候,母亲的收入可能超过丈夫,所以一些夫妇决定互换角色——父亲呆在家里,负责在家教育,而母亲工作。我认识的好几个家庭,都是这么做的。虽然孩子们不会觉得异常,但在我看来,从长远来看,这通常会给婚姻带来更多压力。

如果你正在考虑迄今为止你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所付出的大量时间和投入,并据此权衡是否要在家教育孩子,我的建议是,不要考虑“沉没成本”的问题。这会帮助你肃清决策过程中的障碍。

沉没成本

经济学家在讨论投资时,会提到“沉没成本”。假设你在房地产市场看涨时买了一栋30万美元的房子,几年后,房地产市场崩盘,它的价值只有10万美元。你要怎么做?那时,你必须决定,“我觉得这房子的价格会回升、保持不变,还是会下跌?”

如果你认为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复苏,你就应该继续持有这栋房子,等待金融动荡结束。但如果你有理由相信房价只会下跌,你就应该卖掉它。如果它今天价值10万美元,到明年只值7.5万美元(没有任何涨回去的希望),你再多持有一天也是愚蠢。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在投资上表现不佳的原因是,他们把“沉没成本”(他们已支付的30万美元)的情感包袱带入了决策。人们经常把沉没成本也带到人际关系中。“我知道我男朋友打我,但我们在一起已经三年了,我讨厌承认自己在一段没有结果的关系上浪费了三年。”

如果你驶入一条道路,却意识到这不是一条直通的路,而是一条死胡同,你不能说,“但是我已经在这条路上开了5分钟了!我不想再浪费那么多时间,重新回到主路上再重新开始!”如果你走的路不通,你就需要重新开始。如果你把晚餐烧糊了,你不能说,“我们就吃这个糊巴饭吧,因为我已经花了一个小时,我不想再重新做了。”

沉没成本就是生活中的现实。此刻摆在你们面前的问题是:“对我的孩子最好的决定是什么?”讨论结束!就是这样。如果你是父母,这就是你要面对的现实。你需要撇开沉没成本。如果我把时间和精力直接投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孩子会得到最大的好处吗?几乎在任何情况下,答案都是“是的!”孩子们需要父母。他们需要父母花时间与他们在一起(有质有量的时间)。你几乎永远不会后悔你投资在孩子们身上的时间。

我听过很多父母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充满内疚,他们哀叹自己太忙了,没有花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但我从来没有听过哪位家长说:“我真后悔花了这么多时间陪我的孩子,我希望我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办公室(或工厂,或其他任何地方)。”你可以带孩子进入永恒。但你带不走工作,带不走你的职业,带不走你的学位。金钱、车子、房子、院子,你都带不进天堂。只有人才有永恒的灵魂。百年之后,其余的一切都将消失,被遗忘,变得毫无意义。那为什么不投资永恒呢?

尾注

1. http://www.prb.org/Publications/Articles/2003/TraditionalFamiliesAccountforOnly7PercentofUSHouseholds.aspx.

2. http://article.sciencepublishinggroup.com/html/10.11648.j.ajns.20150404.19.html.

3. Ibid.

4. Allan Carlson, “Rediscovering the Family,” National Review, January 26, 2004.

5. “Is the TwoIncome Family Worth It?”February 11, 2004, http://www.ncpa.org/sub/dpd/index.php?Article_ID=3938.

6. Erica Rawes, “The NotSo Obvious Costs of a TwoIncome Household,” May 21, 2014, https://www.cheatsheet.com/personalfinance/thenotsoobviouscostsofatwoincomehousehold.html.

7.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3/05/20/only27percentofcollegegradshaveajobrelatedtotheirmaj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