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主日清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没有说名字,但笃定地对我说,有一本书是要寄给我的,但寄到了他哪里。如果有空,可以去拿一下。

我问是什么书,他说“一本郭德纲写的书”。我只好客气地说对不起我想你是打错了电话。

互道谢谢之后,我挂了电话,和Emma聊着这个奇怪的电话,同一个号码又打了进来。这一次明确了我的身份,说真的有一本书在他那里,不是郭德纲写的,是一个叫“郭唯德”的人写的。

于是我记起来了,几个月前有个出版机构的同工在微信上知道我是译者,于是说要送一本书给我,请我读后帮忙推广一下。我想想这也是美事一件,就同意了。然后发邮件与另一个同工联系,登记了姓名和地址。过了一阵,收到了电子版的书籍,说纸质版日后寄出。因为一直没有收到,所以早已忘记。

看起来,这就是那本《进国度之路》了。维基百科有这样一段评论:

郭維德查考圣经,认为千年國是給忠信信徒的獎賞,不是全体的信徒都可被提,只有得胜的、忠心的信徒才有分于千年國部分被提說)。人雖然因信得救,但必須借着信心所活出的生活,在神面前得獎賞。著名基督教教师倪柝声说,郭维德弟兄“发现人固然是因信得救,但在神面前却是按着所行的得奖赏。得救是生命的问题,得赏乃是生活的问题……他告诉人两件事:第一,基督徒有从千年国里被革出的可能,故此信徒必须忠心,必须殷勤。第二,在大灾难前,不是全体的信徒都可被提,只有得胜的、忠心的信徒才有分”……受潘汤影响的和受恩,将郭维德的著作介绍给倪柝声,以至郭维德关于国度奖赏的教训至今在华语基督徒中仍广为流传。

好吧,我恢复记忆了,于是回答说,抱歉,前一个电话里你说是“郭德纲”,所以我没有记忆。又聊了几句,我请他用到付的方式将书寄来,因为主日的确没有时间前去拜访。


这一次回国己经2年多。CIU毕业重新开始服事,已经6年了。在此期间,除了重庆的小小教会,也暂时性地在两个教会有些事工。南卡州的哥伦比亚活石有3年的工作,国内也有一件小型教会,做了两年的“顾问牧师”。

不过,在神的恩典之中,这两处都顺利地找到了“下家”,或者下一任的传道人。所以我能够抽身出来,将力量投入在其他的事工上。

昨天和一个弟兄见面,他已经请求将明年不用去西安的档期排出来,可以去他那里讲道。而且按照计划,明年的工作坊和讲课的工作也会更加繁重吧。


对于教会,我一向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圣灵的帮手而已。我对教会的态度不外乎使徒行传14章23节:

21 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门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22 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23 二人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託所信的主。24 二人经过彼西底,来到旁非利亚。25 在别加讲了道,就下亚大利去,26 从那里坐船,往安提阿去。当初,他们被众人所託、蒙神之恩,要办现在所做之工,就是在这地方。

只要教会有了合适的传道人,我很乐意就在那里临时经过,再去别的地方。而体现这种态度的基本策略,就是定下来安息年。

在我看来,安息年是衡量一个传道人对于教会是否尊重的关键性指标之一。能够有很深的安全感,将教会交托给圣灵,托付给同工,暂时放下事工和教会中的权柄,离开本族本乡本家本国,去到某个“应许之地”安息一段时间,而不会担心将来是否会被“边缘化”,是一个传道人在安息年之前的五、六年中带领教会、培养门徒、为教会打下福音根基所造成的。

反过来看,我也见过一些无法安息的牧师,在10年之中没有安息,将自己耗尽,也将教会带入了困境——年轻的一代无法成长,教会缺乏活力,成员单调,勉强坚持。


许多事工是需要很好规划的。若在10年之前没有规划和实施,很难在10年之后快速地解决问题。大概在2025年,我应该会休息1年吧。从明年开始,我们的教会应该开始安排这个工作了,而我应该要为此存下一点钱来,预备进入安息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