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将几年前的文章翻了出来,针对下面这段话(引自贺照田兄的“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一书里“以保守为建设,以被动为主动”一文)

:……西方的史学运动虽也成了台湾史学界令人触目的热点所在,但由于台湾史学界在引入一史学运动时无法移植和此一史学运动有着复杂关联关系的其原处身时的知识境况和历史现实境况,这就使得台湾和那些运动后发地区的史家一样,在承继原运动的观念逻辑时,如果不能同时对承继不到该运动所处身的知识境况、历史现实境况这一问题有足够清醒的自觉,便急着在自己地区推动此一运动,将一定会产生出在其原发地不会出现的问题。所以必然出现原发地不会出现的问题,是因为西方这些运动系从原知识、历史现实母体中发展而来,所以它对前面状况的否定其实是一种辩证否定。也即使一史学运动得以发生的真实原因,通常并非如其流行的自我辩称其合法性时指称的那些原因。那些被指称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毋宁是因其具方便说服特性而被选中的理由。在此意义上,一史学运动表面的否定性运动形式下面显然并不是真正断裂,而是复杂的辩证性肯定。此点加上西方新运动占据显要地位时往往以它所批评的先前工作方式较充分的开展为前提,凡此在在都使得后发地区若欲多利少害引入此运动,决不能单纯地直接从该史学运动具明显否定特性的自我辩称逻辑出发。然而很多后发地区移植外来史学运动的推动者们,在被原发地区史学运动的价值承诺、认知承诺吸引后,由于没有接着考虑——若何开展和推动此一运动才能和他们所处身的当下知识境况、历史现实境况间构造一种更真切、有效、顺畅的建设关系,便急着推动此项运动的扎根和开展,且每每采取直接从原发地移用过来的、易于引起注意的否定性运动形式。这就使得他们的推动,不仅不能贴近所处身时地的实际状况,因此不能对他们所批判的对象有真切、贴近的分析,而且会因自己多多少少无的放矢的否定性表现,激起对此运动强烈的反弹来。这种情况一旦严重,我们不仅看不到在运动原发地常见的——新旧对立表象下新旧知识运动间的有机互动、辩证发展,反而在这些运动后发地区平添出不少毫无建设性意义的新旧间的隔膜、疏离乃至对立感来。

贺照田。 以保守为建设,以被动为主动

留言说:完全解答了我的疑惑!我一直纳闷,为何圣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批判心理学,而非发扬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上。去学校学习的第一门圣辅课程就是心理学与批判。受教受教。

其实,无论任何运动或理论,都是如此,而且都能在身边观察到如此景象。可以参考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

不平衡的讲道(10)|如何学习提摩太凯勒的讲道

过于平衡的讲道(7)|每次讲道都是耶稣为中心/整全的福音

贺照田兄的处境化思考 | 再以“错误代表”的圣经辅导为例

事工哲学(44)|示例、预表与历史人物

基要主义|圣经辅导反对心理学的逻辑(1)

春节和逾越节很相似吗?

多线程操作|主流科学与年轻地球创造论

智齿:创造论:苦难的意义

议题、思想资源和行动资源

事工哲学(40)|辅导的节制

事工哲学(69)|在家教育

事工哲学(23)——我们下一代的吗哪(关于教育)

图片

总是要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和一种思潮的历史和发源,意识到语言和翻译的问题,才能真正展开一个议题。

有些文章是从处境失焦来讨论的,有些文章则是指向对历史和原发地的无知。还有一些文章讨论我们的当地当时——比如,我现在热心的神学翻译活动,两代人之后也许就不再重要,而是需要反向翻译中文神学进入英文和西葡世界。

在这种反思中,或许需要慎重处理将历史简单化为教义、为口号、为行动指南的问题。

今日应当发布讲道视频一篇……所谓一年一篇自以为“最重要”的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