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1. 好了,回归本来的神学翻译。不然就要揭不开锅了。
以弗所书 1:4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5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4 even as he chose us in him befo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that we should be holy and blameless before him. In love 5 he predestined us for adoption as sons through Jesus Christ,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his will,
4 καθὼς ἐξελέξατο ἡμᾶς ἐν αὐτῷ πρὸ καταβολῆς κόσμου, εἶναι ἡμᾶς ἁγίους καὶ ἀμώμους κατενώπιον αὐτοῦ ἐν ἀγάπῃ, 5 προορίσας ἡμᾶς εἰς υἱοθεσίαν διὰ Ἰησοῦ Χριστοῦ εἰς αὐτόν, κατὰ τὴν εὐδοκίαν τοῦ θελήματος αὐτοῦ,
表示我还在干活的意思。
介绍一下广义福音派名下以弗所书的最佳注释。
按照bestcommentaries.com的介绍,最好的是Peter O’brian为Pillar写的以弗所注释,但因为后来出版社认定O’Brian有抄袭的嫌疑,于是他的几种最好的注释书都下架不再销售了。
排名第2的就是Harold Hoehner的单卷本以弗所书解经注释。这本书因为篇幅太大(960页),所以没有哪个系列愿意不加删减的收录,最后干脆由Baker出了单行本。
O’Brian的Pillar注释是所谓“pastoral”,比较针对教牧的注释,而Hoehner的注释则是Pastoral + Technical,采用希腊文注释,算是技术性很强的注释。
Ligonier事工下也有一个改革宗倾向的注释书排名,
https://www.ligonier.org/blog/top-5-commentaries-on-the-book-of-ephesians/
排名第一的还是O’Brian,第二还是Hoehner,不过加上了一段酸涩的评论:
In terms of sheer size and scope (960 pages), Harold Hoehner’s commentary on Ephesians is the place to turn for those seeking a comprehensive conservative evangelical treatment of this epistle. Hoehner has long been a professor of New Testament at Dallas Theological Seminary, so his dispensationalism shines through at certain points. This is not a reason, however, to ignore, this masterful work. There are more than a few very helpful insights in this massive volume. His section on the authorship of the epistle is invaluable.
大意是说,Hoehner是达拉斯神学院的新约教授,所以有的时候会暴露一点时代论出来。但这不是我们忽略这部经典注释的理由……
再往后走,两个排名也差不多——除了Ligonier将1957年的Charles Hodge注释放在F.F.Bruce之前。
回到和合本的翻译上来。
我一向觉得奇怪,和合本会将以弗所书1:4的ἐν ἀγάπῃ,放到第5节去: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最近在翻译Hoehner的以弗所书注释,这一段讨论的结论是,ἐν ἀγάπῃ在保罗的上下文中,大部分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爱,并且,这个短语最好被视为后置的介词短语,修饰前面的“圣洁没有瑕疵”。所以,Heohner对这句话理解是,神在创立世界之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彼此的)爱里,可以在他面前(将来)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Hoehner对第4节的注释长达1万6千字,按照我的速度,一周就翻译了这么一节的注释,就交稿了。考虑到这种注释实在太过于技术性,也太长,我将大部分无关的内容删掉,放出一点点来(8千5百字)试读,再删的话,逻辑上就不连贯了。
(1)行动:创始之前的拣选(1:4)
经文: 1:4. καθὼς ἐξελέξατο ἡμᾶςἐν αὐτῷ πρὸ καταβολῆς κόσμου, εἶναι ἡμᾶς ἁγίους καὶ ἀμώμους κατενώπιον αὐτοῦ ἐνἀγάπῃ,
翻译: 1:4. “就如他从创立世界以前,在他里面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爱里可以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译注:和合本作“就如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
注释:1:4. ……
εἶναι ἡμᾶς ἁγίουνς καὶ ἀμώμους κατενώπιον αὐτοῦ,“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现在时的不定式动词“成为”(εἶναι),表示拣选的目的,而ἡμᾶς,“我们”,则构成了不定式的直接受格主语(accusative subject)。神拣选这些人的目的是要使他们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在第1节里讨论“圣徒”一词时,我们已经讨论过“圣洁”一词(这里是谓词性形容词)的含义。虽然有时被用来指称非位格性的事物,比如国家(出 19:6)或地方(出 29:31;利 6:16[马所拉文本&七十士译本 6:9 ],10:13;诗 11:4 [七十士译本 10:4];赛 57:15;结 42:13),然而它最常见的用法还是位格性的,可以用来表示神有别于一切受造物的独特属性(赛 1:14,5:16,6:3;耶 50:29[七十士译本 27:29],51:5 [七十士译本 28:5];结 39:7;何 11:9)。一个分别为圣的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会幕或圣殿这样分别为圣的地方不同于其他地方,圣洁的神与其他的神祗不同,照样,圣洁的民也不同于其他的人。既然神拣选信徒成为自己的产业,信徒应当反映出神的品格。无论是在旧约里还是新约里(利 11:44;彼前 1:16),因为神是圣洁的,所以神也要求自己的百姓圣洁。神并不是因为有人是圣洁的而拣选了他们,而是首先拣选他们,为要使他们成为圣洁。1
神不仅拣选信徒,为要使他们成为圣洁,而且要让他们无有瑕疵。ἄμωμος(“无有瑕疵”)一词在新约里出现过8次,乃是在μῶμος前面加上否定的ἄ-前缀构成;μῶμος只在彼得后书 2:13中出现过,意思是“可责之处、缺陷、瑕疵”。2因此,ἄμωμος的意思是一个在身体上或道德上“无可指责的人”或“没有缺陷的人”。3在旧约中,人们献上没有残疾的动物为牺牲(出 29:1;利 1:3,4:3),照样,在新约里基督也作为无瑕疵的牺牲,献在神的面前(来 9:14;彼前 1:19)。圣经告诉我们,基督将信徒毫无瑕疵地带到神的面前(弗 5:27;西 1:22;犹 24),并因此要求蒙救赎的百姓在不信之人面前以毫无瑕疵、无可指摘的方式生活(腓 2:15;启 14:5)。亚伦的后裔中凡有残疾的不可做祭司(利21:16-24),照样,在基督里的信徒来到神的面前时,也不能带着任何的道德缺陷。在目前的语境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神拣选信徒,为要使他们成为圣洁,无可指摘。
κατενώπιον一词在新约中还出现过两次(西 1:22;犹 22)。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前置词,4其宾语是属格名词或代词,就像这里的αὐτοῦ一样,意思是“在他面前或在他跟前”。神拣选自己的选民,目的是要使他们成为圣洁,在他面前无有瑕疵。这里的“他”指的是神,不是指基督,因为基督不是救赎的对象,而是实施救赎的工具——通过基督的救赎,神可以将选民带到自己的面前。于是,这益发增强了ἐξελέξατο关身语态的含义,证实神乃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拣选了信徒,也就是说,为要使他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毫无瑕疵。但是,这究竟指的是信徒在此世的生活,还是指将来信徒站在神面前的状态?我们认为,后者似乎更加可取。首先,因为κατενώπιον αὐτοῦ,“在他面前”,似乎指的是将来信徒真实与神同在的时候。第二,以弗所书里还有一处涉及“圣洁没有瑕疵”的经文(5:27)提到,基督洗净教会,为要在将来可以将教会毫无瑕疵地献给自己。然而,神将来要让信徒成为什么样子,与当前他在信徒生命中发动的工作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既然他预备信徒将来可以在他面前圣洁、毫无瑕疵,当然也希望他们现在就成为这样的状态,就像腓利比书 2:15所说,基督徒应当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参启 14:5)。因此,拣选的目的是使得信徒将来在神的面前圣洁毫无瑕疵——于是暗示了人类本来是不圣洁的。在2:1-5中,保罗进一步展开讨论了这一点。
ἐν ἀγάπῃ,“在爱里”(译注,和合本将这两个词放在第5节,作‘又因爱我们’)。在这里,我们需要讨论两件事情:“爱”的含义,以及这个单词所修饰的是哪个短语。爱这个词1在以弗所书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词汇。其名词形式(ἀγάπη)在七十士译本中一共用到19次(其中15次出现在正典书卷之中),在新约中出现过116次,其中75次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包括10次出现在以弗所书这封简短的书信之中。其动词形式(ἀγαπάω)在七十士译本中出现过278次(其中210次在正典书卷中),在新约里出现过143次,其中保罗书信里34次,以弗所书里10次。虽然在保罗书信总共75次用到“爱”的名词形式中间有10次是出现在以弗所书之中,本身就十分有趣,但更加不同寻常的是,在他所有作品中仅有3次用到“爱”的动词形式,其中1次就出现在这封信里。
从荷马以降的古典时期,希腊作者们就开始就频繁地使用这个动词,表示情感流露或在某事上用情。2与ἐράω相比,ἀγαπάω的主体出于自由选择,向所爱的对象显露情感;另一方面,ἐράω表示主体对所爱对象的冲动行为。ἀγαπάω的主体出于爱情而选择和保守客体,而ἐράω的主体则是尽量在被爱的客体上寻求满足。3因此,ἀγαπάω的主体可以自由选择,并忠实于对客体的感情,而ἐράω主体则受制于冲动,无论相爱的客体是谁,都寻求自我的满足。一种是无私的,另一种则是自私的。除了圣经以外,在新约时代之前这个名词不见于古典文献。
在七十士译本正典书卷中211次用到动词ἀγαπάω的地方,有171次译自אָהַב,剩下的则译自18个不同的希伯来语单词,或者译文并无对应的希伯来语词汇,或者难以辨认是译自哪一个单词。(七十士译本译为ἀγαπάω的)这个希伯来文动词既用来表示对神的爱(申 4:37,7:13;耶 31:3 [七十士译本 38:3];何 14:4 [马所拉文本 & 七十士译本 14:5];玛 1:2三次),也用来表示对人的爱(创 29:18、20、30;利 19:18、34;申 6:5;歌 3:1-4;何 3:1),还可以表示对无生命物之爱,比如爱智慧(箴 8:17、21)、睡眠(箴 20:13)、死亡(箴 8:36)、管教和知识(箴 12:1)以及良善(摩 5:15)。至于名词ἀγάπη,所有15次出现在七十士译本正典书卷中,都是译自אַהֲבָה。在所有这些经文中,它都用来指人的爱(撒下 13:15;传 9:1、6;歌 2:4、5、7),但是旧约也用这个希伯来文名词来指神的爱(赛 63:9;耶 31:3;何 11:4;番 3:17)。总之,这个最常用来表示爱的希伯来动词和名词,指的是对所爱之人或对象施以某种选择性的、有意识的行动。1与ἐράω或ἔρως所表示的那种未经选择的,或者广泛的、缺乏指向的爱相比,ἀγαπάω的主体依据自由意志做出选择,表达出对客体的爱。2我们所讨论的希伯来文动词(אָהַב)和名词(אַהֲבָה),最常用希腊文动词(ἀγαπάω)和名词(ἀγάπη)加以翻译。希伯来文词汇和希腊文词汇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约正是在这种与旧约概念密切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有两个常用的表示爱的希腊语单词,在新约中从未出现过:στοργή(七十士译本用了4次,但均不在正典书卷之中),意思是家庭之爱或情感——从这个词派生出否定性形容词ἄστοργος,“无亲情的,无爱的”,仅见于罗马书 1:31和提摩太后书 3:3(不见于七十士译本);另一个词是ἔρως(七十士译本中仅出现3次:诗 35:11[七十士译本 34:11];箴 7:18,30:16),表示占有之爱,主要用于肉体的情爱。在圣经时代以前,最常用来表示爱的单词是φιλέω,意思是与友谊有关的喜爱之情。这个词在七十士译本中只出现过33次(27次出现在正典书卷中);尽管它是新约中第二常见的表示爱的单词,但总共只出现过25次,其中两次是保罗所用(林前 16:22;提多 3:15)。同样,新约也用动词ἀγαπάω来表示神格之间的爱(约 3:35,14:31;弗 1:6),神对人类之爱(约 14:21;罗 8:37;加 2:20;帖后 2:16;约壹 4:10),人类对神的爱(罗 8:28;林前 2:9,8:3;弗 6:24;彼前 1:8;约壹 5:2)和人类对其他人的爱(约 13:34,15:12;罗 13:8-9三次;林后 11:11,12:15两次;加 5:14;弗 5:25、28三次、33;西 3:19;帖前 4:9),以及人对各种事物的爱(提后 4:8、10)。在新约中,3名词ἀγάπη用作表示神的态度(约壹 4:8、16);神格之间的爱(西 1:13),神对人类的爱(例如,罗 5:5、8;林后 5:14;弗 2:4,3:17、19;约壹 3:1,4:10);人类彼此之间的爱(例如,罗 13:10;林前 13:1-3;加 5:13;弗 1:15,4:2、15、16,5:2,6:23;腓 1:9;帖前 3:6;提前 1:5;提多2:2;门 5、7、9)或者对物体之爱(罗 12:9;帖后 2:10)。神的爱是我们彼此相爱的典范(约壹 4:7-12、16–18;弗 5:2)。保罗对爱的描述是这样: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喜欢不义,而是凡事包容、良善、公义和忍耐(林前 13:4-8)。这与莫里斯(Morris)所总结的ἔρως之含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莫里斯说,“erōs有两个主要特征:它是对有价值之事物的热爱,也是渴望占有被爱之物的爱。在这两个特征上,Agapē都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并不因为被爱之物的价值而去爱,也不是出于占有的欲望而爱。相反,这是一种不问所得,寻求付出的爱。”1总之,我们应当根据神的爱来理解爱(无论是ἀγαπάω还是ἀγάπη)的恰当含义,因为神将自己的爱延伸到那些不配得、不可爱的对象上——他从未中断自己对罪人与偏行己路的信徒之爱,就是证据。因此,爱就是致力于让被爱的对象实现最大的美好。归根结底,对信徒来说,最大的美好就是神对他/她的旨意。
虽然“爱”的动词和名词都说到神对人的爱和人类对神的爱,但它们的主要用途还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爱。在保罗书信34次用到“爱”的动词形式时,14次是形容人与人之间的爱,在以弗所书的10处经文中6次是这种用法;至于保罗书信中用到的75次名词形式的“爱”,其中57次是这种用法,而在以弗所书的10处经文中同样有6次是这种用法,其中就包括我们当前分析的经文。在这里的上下文中,我们似乎最好将它理解为人与人之间所表现的爱。
下一个问题是确定介词短语ἐν ἀγάπῃ(“在爱中”)所修饰的对象。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三种不同观点。有些解经家持有第一种观点,认为这个短语是一个后置成分,修饰第4节的ἐξελέξατο(“他拣选了……”)。2它表明神出于爱而拣选了我们,与神对拣选的对象毫无兴趣,随意拣选的意见相对。然而,当代的解经家们已经不再接受这种解释。首先,如果保罗想要说明神在拣选中的爱,他不会将这个短语放到这里,远离所修饰的动词。第二,拣选本来就是神爱我们的证据之一,无需画蛇添足地另做解释。第三,ἀγάπη在以弗所书中主要用作信徒之间的爱,而不是神的爱。在目前的经文中,似乎也不例外。
有些解经家3和圣经译本(别西大译本,1修订标准译本,新美国标准圣经,今日英文译本,新国际译本)持有第二种观点,将ἐν ἀγάπῃ与第5节的προορίσας(“预定”)放在一起。这种观点的支持者说,若用这个短语修饰“圣洁,无有瑕疵”,在语法上显得笨拙,而且它并不是紧接在两个形容词之后,而是在κατενώπιοναὐτοῦ(“在他面前”)的后面出现。此外,他们还指出,保罗从来没有在别处用ἐν ἀγάπῃ来修饰ἁγίους καὶ ἀμώμους的例子,而这一整段经文的侧重在于神向信徒所施的仁慈行为,而不是讨论信徒在神或人面前的行为。因此,他们的结论是,这个短语正好适合形容神出于爱对信徒的预定。但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用这个介词短语来修饰两个形容词,即使是放在“在他面前”之后,也不是什么笨拙的语法。事实上,将它调换到“在他面前”之前还会更显笨拙,因为这段话的侧重是表明拣选的目的是要让信徒在神的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并不是要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这种样子;将这种表现与爱混合在一起,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神出于主权的恩典,希望完全预备好罪人,使他们可以来到自己面前;若将ἐν ἀγάπῃ插在“圣洁,无有瑕疵”与“在他面前”之间,将会破坏这句话所表达的戏剧性效果。其次,虽然确实找不到保罗在其他地方用ἐν ἀγάπῃ修饰ἁγίους καὶ ἀμώμους的例子,但保罗仅仅在其他两处经文中(弗 5:27;西 1:22)连用了这两个形容词。这点数据很难说明任何问题。事实上,若要在以弗所书 5:27里加上ἐν ἀγάπῃ,反倒会显得多余,因为那里的整个上下文全是在讨论爱的问题。第三,与这里的情况相同,犹大书 24也在ἄμωμος后补充了进一步说明的介词短语(ἐν ἀγαλλιάσει,“欢欢喜喜”)。第四,我们并不需要用ἐν ἀγάπῃ来修饰προορίσας,以表明神的预定是出于爱我们;预定本身就显明了神的爱。最后,若用ἐν ἀγάπῃ来修饰分词“预定”,会让5节下到6节(κατὰ … ἠγαπημένῳ)显得冗余。
许多注经家2和圣经译本(武加大译本,钦定本,修订译本,美国标准译本,新英文圣经,耶路撒冷圣经,新耶路撒冷圣经,新修订标准译本)持有第三种观点,认为ἐν ἀγάπῃ与第4节的ἁγίουςκαὶ ἀμώμους(“圣洁,无有瑕疵”)联系在一起。这种解释似乎最合理。首先,在目前的上下文中,任何一个描述神作为的动词和分词都带有修饰性短语:1
3节——“神赐福给我们……以各样属灵的福气”
4节——“神拣选我们……从创立世界以前,在他里面”
5节——“预定我们……得儿子的名分”
6节——“他赐给我们恩典……在他爱子里”
7节——“我们得蒙救赎……藉着他的血”
8节——“他充充足足赏赐我们……用诸般智慧聪明”
9节——“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照他的美意”
9节——“他预定……在他自己里面”
10节——“使一切同归于一……在基督里”
11节——“预定……照着他旨意”
整段经文中唯一的例外是使用关系代词引导从句的地方(ἧς,6、8节)。照此看来,ἐν ἀγάπῃ修饰προορίσας的观点不符合整段经文的结构。第二,保罗在以弗所书中用过5次ἐν ἀγάπῃ,其中4次是出现在所修饰的子句之后(弗 4:2、15、16,5:2),其他书信中大致也是这样的用法(西 2:2;帖前 5:13;另参其他词汇的用法,比如提前 4:12;提后 1:13)。2第三,以弗所书上述4处用到ἐν ἀγάπῃ的经文都是指人的爱,而不是神的爱。第四,以弗所书另外9处用到名词“爱”(ἀγάπη)的经文中,6次是指人的爱(1:15,4:2、15、16,5:2,6:23)。第五,把爱与圣洁、无有瑕疵放在一起,在意思上甚为恰当,显得相互协调,更加均衡。在库姆兰文献中,常常将将两个或更多相似的表达法放在一起,并用“按着”(with)或“在……里”(in)来表示造成所描述之事的原因。3因此,在这段话里的圣洁和无有瑕疵是由爱所成就的。缺少公义,爱就失去了对错的标准;缺少爱,公义就少了温暖和人性关怀。在现实中,两者协同发挥作用,因为爱是一切美德的本质,唯有爱成就了全部律法。4神恢复了人类在堕落时失去的东西。他既是爱又是圣洁,因此一个人蒙神拣选,就要在圣洁中彰显出爱来。将来信徒站在神面前时,这一点将会完全实现。然而,如果信徒将来真的会在爱中进到神的面前,圣洁无有瑕疵,那么神如今在他们中间动工的目的就是在他们里面生出圣洁和彼此之爱。那将来要变得完善的,必然是今日之工的效果。信徒要在爱里圣洁无有瑕疵地站来神面前,同样,他们在对待身边之人时也应当如此,好通过他们的表现彰显神的工作和品格。总之,将ἐν ἀγάπῃ与ἀγίους καὶ ἀμώμους放在一起的解读,似乎是对这个短语最好的理解。照此理解,神拣选了我们,为要使我们在爱里可以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
和合本的理解,似乎采取了RSV(ESV就是RSV的现代镜像译本)的做法,将“在爱中”解释为神的爱,修饰第5节的“预定”: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但我还是没弄明白,为什么这个短语要挪到第5节去了。好吧,不说这个。
近年来的许多精力都放在这样的圣经注释翻译上。Heohner的以弗所书注释,实际上代表了当代福音派最重要的以弗所书研究成果。没有这些成果的翻译,我们将来的圣经神学或许可以由少数在海外读了神学博士的学者来做,但最终还是需要使用汉语来表述,才能被中国教会所吸收和接纳。
对比一下其他汉语译本:
【圣经当代译本修订版】4早在创造世界以前,祂已经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祂眼中成为圣洁无瑕的人。
5**上帝因为爱我们,**就按照祂自己美好的旨意,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到做祂儿女的名分。
【新译本】4就如创立世界以前,他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因着爱,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5他又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中文标准译本】4就如他从创世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毫无瑕疵。他在爱中, 5照着自己心愿的美意,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着儿子的名份,归于他自己,
【和合本修订版】4因为他从创世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满有爱心。 5他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
【中文KJV】
4 就如 上帝从创立世界以前,在 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于爱里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可指摘;
5 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着耶稣 基督得儿女的名分
【吕振中译本】
就是他于世界创立之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满有爱心、分别为圣、亳无瑕疵。他(或译『分别为圣、亳无瑕疵;他用爱』)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豫定我们藉着耶稣得了被立为子的名份、而归于他,
翻译就是解释。每种译本的翻译,代表着译本背后的翻译者对经文的理解和解释。但参考Heohner这样的优秀技术性注释,才可以帮助传道人理解各个译本的差别,并从中决定自己的解经结论。
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的圣经注释总是会给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加以简单的分析评论,并给出作者最认可的解释。同样,传道人也有必要参考各种不同的观点,并根据自己的神学和理解,确定最合理的解经。
看起来,目前汉语神学的基础构架还不够充实,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有翻译Heohner的必要。希望下一代基督徒里有更好的神学家出来,对圣经有更深刻的理解,能站在中文处境下写出这种份量的注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