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come she will
When streams are ripe and swelled with rain
May, she will stay
Resting in my arms again
June, she’ll change her tune
In restless walks, she’ll prowl the night
July, she will fly
And give no warning to her flight
August, die she must
The autumn winds blow chilly and cold
September, I remember
A love once new has now grown old
诗歌本身无法翻译,只有希望有一天保罗西蒙也可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临行之前,翻译的工作突然轻松了下来。我知道许多客户要找我麻烦,所以 赶在2月底把能收尾的项目都收了尾。
BEE的旧约概览(2)做完了,空出了档期。下一个项目大概是《教义概览》。这个项目是神真正供应我们一家生活的“乌鸦”项目。2015年从Logos出走,断了供应的时候,Jim从遥远的美国中部通过互联网上的简历找到我,开始了这项翻译的合作。至今已经为BEE翻译了4门课:讲道学,新约概览,旧约概览(1-2)。
Camp of Woods的使徒行传(2)做完了,也空出了档期。我没有参与翻译和校对,都交给Wayne和Julie了。接下来还有一个项目要做,大约是《出埃及记》。我希望说服这家机构将整个查经全部重译,因为从前的翻译实在是太差了。(参见翻译文本质量控制 一文)。那些昧着良心翻译欺哄客户的译者,将来在这些材料被中国教会使用的时候,使用者的冤声会传到神耳中的。
ACSI,经过1年多的辛苦,如今只剩下排版的收尾工作,也算是快要告一段落。客户希望继续出繁体版,或许Silas还有一些工作要做。对好几个参与ACSI的译者们来说,这是他们/她们的“乌鸦”项目了。
今天把《在家教育25问》也校对完毕,发给了老铁。出门带孩子们放风的时候,上微信公号把《山友》删除了大部分,将最后整理的PDF版发给了所有支持过《山友》,又留下通讯方式给我的朋友们。
Bruce的Acts,仅仅翻译了1.5万字,已经头大如斗。昨天将译好的部分发给客户,附上评语诚恳地承认,这世上也有我暂时翻译不了的文字:
这本书难度非常大,确实和我从前估计的那样,平均句子长度是Hirbert的1.5倍,因此翻译的时间大概增加了1倍有余。
另外,作者是英国人,在用语上和美国人颇有不同,而且里面插着德语和拉丁语,我一开始也需要熟悉Bruce的风格,估计过了序言之后,进入注释的正文会慢慢好起来。
你们的主编先看看吧,我自己是觉得难度有点过大,不知道翻译是否能够达到你们的要求。这大概是目前我翻译过的材料中难度最大的一篇了。
Wayne从四月开始翻译另一本书,我没有作为他的代理。小小的放松,也有点失落——国内的翻译界,还是没有在译者的酬金上取得任何突破。
TOW工作神学注释,实际上早就做完了。但是最近在上线过程中,还有若干补译的段落。大部分时候是因为TOW网站修改了原文,所以我们从前的翻译就过期作废了。好消息是,这个项目或许会重启,翻译若干专题文章。
匆匆忙忙地找到的下一个项目,来自于CIU的“改革宗神学”课程。想到译者们都要从头开始学习改革宗,不禁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要是这些小姊妹们早年都背过小要理问答,如今大概要轻松不少。
离开了ACSI这样的超大项目,大家又得依靠信心来过活了。一般一个项目大概1020万字,一两个也就做完了。所以我们还得不断寻找新的项目才行。
说个趣事。有弟兄在微信公号留言说:
弟兄:见识了你们翻译恩赐的强大。有一份关于圣约神学的重要文献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兴趣翻译?关于“摩西之约的性质与亚伯拉罕之约和新约本质是否相同,摩西之约是否可以说是对行为之约的再版”这些问题,正统长老会在2016年组织一批神学家撰写了一份总会报告,详细阐释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正统长老会的官方网站上有这份报告。
我的回答是:
我们采用Business As Mission的方式支持其他事工,团队里的成员都是薪水很低的传道人,教育工作者或者神学生。翻译是能做的,但需要有sponsor。我们没有能力接受免费的翻译任务,因为大家都要生活下去不是依靠翻译来养家,就需要其他的经费支持。
于是这位弟兄说:
“ 谢谢提醒。我误会了。我以为你们也会凭兴趣业余做翻译造就教会,所以推荐一下。”
其实坦率地说,跨文翻译团队的所有翻译,都已经是为了造就教会而给出的友情价了。当年“东方闪电”通过Jim找我,开价比这要高1倍,而且说不定拿着google翻译就可以糊弄过去,我也随口就回绝了,还提醒Jim不要介入。这个故事记录在我微信公号的第一篇文章里:东方闪电的大型翻译项目 。
对于翻译收费,我的态度很明确:跨文翻译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服务,而我要获得 养活我们每一位译者的费用,以及足够养活我们一家五口的费用。否则就需要来自教会或者弟兄姊妹的支持,让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免费的翻译项目,或者众筹的项目,可以回馈教会。
说起来,不论是ACSI还是TOW,其实都有许多弟兄姊妹的奉献支持,不过这些支持是直接给了我们的客户,所以跨文翻译团队倒像是一个唯利是图的翻译公司了。
另举一例。有一个项目,当年客户找我谈的时候,也很有意思。他说国内有数百万基督徒正在使用这个项目,目前已经接不上进度了,大家都在翘首以待,等着翻译的课程早日出来。这要是在商业上,这么紧急的情况,我早就漫天要价落井下石了。但是我仍旧报出了跨文翻译针对基督教事工的标准低价——养活我们一家5口。客户说,情怀优先吧。先翻译,做完了对方不会不付钱的。我说,既然这么多人等着要用,先请他们一人筹款1元(其实5毛也行),我就开始翻译。但是“数百万”用户,暂时还没有人给过我一文钱。过了数月,另一位国内的牧者找我,同一个项目,真的数百万弟兄姊妹要用这课程,等米下锅。他没等我开价,先开了一个我无法拒绝的高价出来,足以养活我们的所有译者。我说好呀,你确认使用方会通过这个报价吗?他说应该没问题,因为用户实在太多了。 说到做到,我先就用自己的生活费买了一套计划要翻译的书来(不便宜,大概40美元。后来没有用,就送给Fiona垫桌子去了)。 第二周我的朋友回话说,抱歉,用户的确不愿意付钱,只想免费造就教会。于是我就不再关心了。过了一年,听说这个项目运转良好,因为我有位CIU毕业的师兄为他们免费翻译了不少材料。当然,这位师兄一家没有饿死,自然有他们家的“乌鸦”在供应,只是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而已。
再说一下跨文的使命:让译者有尊严的生活,并为中国教会提供高质量的翻译材料。
我们不做免费的翻译项目,因为我们给基督教事工的报价,已经包含了很大的折扣了,不求挣钱,只求养活团队,并能够持续输出高水平的译稿。但是就算是这样的没有尊严的低价,我们在国内的翻译界,大概还是最贵的团队之一。不知道这是国内神学翻译界的悲哀,还是我们跨文团队的悲哀。
类似的情况,可以参考我2006年的旧文一篇,去年不知道从哪个废弃的博客上迁移而来,题目叫做“好教师的标准”,讨论我怎样以最不认真负责的出题态度,成为学校唯一试卷质量抽查合格的教师——这不是我的喜悦,而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这两个故事,大概是可以对照着读的。我做跨文甚至都不为了挣钱,而是想要一点一点地改变中国教会对待翻译事工的态度,以及某种难以说明的教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