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再说一遍,pao-pao.net是最好的中文自媒体之一,所以有很多人攻击,国内也无法访问。最近发布了一些科学上网的技术性文章,这是我一向的理念(好吧,这个时代还有理念的人,都已经out到奥特星云去了)。我遵循孔子的遗训,述而不作,只转不原创。这篇文章从前在wechat推过,至少一个人对我说看不了。

看不了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上网。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各种真实的信息而不仅仅是段子和自恋。这是我见过用中文论述这个题目最好的一篇文章。欢迎留言讨论。


互联网时代:并非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恋文化

文/Don Evans

(泡泡特约)你总觉得所有人都在往上爬,不断地使用各种方法装扮自己,然后把形象晒出来,从学历到见识、从衣着到饮食、从瞬间灵感到内心活动,你甚至通过社交媒体账号就能觉察到一个人几乎完整的成长路径,或者不再成长的状态。因为同时你还会发现,很多人在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社会认同后便不再更新自己,不再反思,就躺在这个小小知名度的软床上,睡过去了。

在这个数字世界里,一本书吃一辈子好像不新鲜了,一套观点也同样可以吃一辈子,甚至不需要考虑时代变迁、情境转换后,这套观点还会不会适用。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套观点为你赢得的知名度和足够满意的簇拥队形。

社交圈子变得越来越小,看不顺眼的人越来越多,看你不顺眼的人也越来越多,你的朋友越来越少,而粉丝量带给你的不过是稍纵即逝的兴奋。

前辈们曾经告诫说,学习是一生的事,思想的成长会持续到死亡,但当下的事实却截然相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不会独处的人就不会反思

思想和情绪曾经主要是一种内在的过程——首先在内心构建起思想和情绪,然后才会去表达出来,然而如今,思想和情绪变成了一种外在的、循环的、公共的过程,自我认知变得越来越依靠循环的互动过程——TED演讲人Sherry Turkle 称之为“合作性自我”。

也正因此,这个时代的人逐渐丧失了作为一个完全私人的、自我满足的个体的能力。现代文化不再要求人们学习如何独处,也不再培养在私人状态下反思自己的能力。相反,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却全然不顾人们正在丧失真正的独处能力

在一种痴迷于个人利益的文化中,所有人都丧失了独处能力,这简直是个天大的讽刺。但,从很多方面来看,这种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一切源于消费者文化。这种文化表面热心、实质上却冷酷无情的操纵着你的一切,它一面赋予你绝对的个人自由,另一面却又导致人们在物质和心理上完全依赖市场和商业机器。这便造成了一种矛盾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就像你在社交媒体上感受到的那样——一边是高度的自我膨胀,另一边又被巨大的失落感和不安全感所吞噬。

你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的独立自主带来的满足感,于是不得不追求更多的个性化自我表达和自我满足的补偿。然而,这只会让你更加远离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越来越无法在人际关系的帮助下获得稳定、完满的自我体验。

我的一位“千禧代”朋友不停的和身边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完整的往事,他希望能借着主动敞开心扉而获得周边的信任。但结果却是,听过这些故事的人几乎都能从中摘取到足够用来鄙视他的细节,他变得更加孤立、焦躁,几近发狂。

这就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和社会评论家 Christopher Lasch 所说的自恋文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的身份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丧失了很多技能,也丧失了对自我能力的认同,以及依靠自己改变环境的信心,而这两个元素是促成自信、安全、内在化的自我认知的重要元素。

日前有一则消息刷遍了中文网络:青年作家胡迁自杀了,一定范围内再次激起了对“抑郁症、自杀”的讨论,然而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在内的不少人却把自杀者捧为了“不妥协的英雄”,令人嗔目。

毫不否认这个时代的诸多弊端,它已经促成了足够大范围的自杀狂热,然而健康的自我认知才能指导一个人直面不公、去拼搏、去改变它。你的人生不是靠他人的点评得以延续或毁灭的,心理健全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在独处中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

但如果你陷入了自恋文化,便做不到这点了。你会变得既看不清别人,也看不清自己。

自恋文化的形成

缺乏自我满足的内在生活的人们,选择了一些外在的替代品。人们越来越渴望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迷信专家的意见、沉醉于各种名人名流的成功故事,极力渴望社会地位和新鲜事物带来即时的快感。此时,对机会和匮乏高度敏感的消费者文化迅速奔来,为你提供各种途径的短暂满足。这些替代品如此精美迷人,你很容易对这种外部刺激上瘾,于是,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发生了融合,混为一体,最终导致了 Lasch 所说的自恋文化的形成。

值得一说的是,这种诊断并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而是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上的,进而才呈现出心理学能解释的诸多症状。

普通人群中,自恋变成了一种流行,随后便出现了很多心理症状,比如过度的自我膨胀、不自量力、过度追求自我呈现、过度依赖外界认同,以及伴随着的因未被满足而产生的愤怒。然而,人们不再认为这属于哪里出了问题,正相反,在这个病态竞争的世界里,自恋者获得了更多的崇拜和拥戴。

为什么自恋越来越普遍?

经济因素在其中起到了很大作用。自恋主义的核心是从本质拒绝接受外界的任何限制,在以前,只有十分富有的精英阶层才有机会获得拒绝外界限制的权力,对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艰难很快会让你习得一种增加现实的自我认识(心理学中叫它“现实原则”),但消费者经济模式下个人权力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升了,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任何人都可以无条件的鄙视一切,这便使得逃避现实的自恋主义在更广泛的人群中生根发芽。

生活中最典型的就是消费者信贷(consumption credit; unproductive credit)的盛行,它从两个方面促成了自恋人格的形成:一方面,它帮人们暂时逃避经济能力的限制;另方面,过度消费进一步加强了人们的自我认同,使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大幅膨胀 —— 你现在有机会向自己和社会展示出成功的假象。金融革命和自恋文化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关系。

随着眼花缭乱的个人技术的推出,自恋型人格提供了一种廉价而高效的途径——虚幻的伟大的自我形象。被自己帅醒是怎样的感受,醉了没?

你觉得什么内容最值得被注入广告,也就是最容易获得点击量和主动分享,绝不是好文章,也不是优质图片作品或者原创视频,而是形形色色的“测试”问卷,基本不需要营销套路也能让页面在三更半夜刷屏。社交媒体上很多所谓的测试从专业角度上看超级不科学,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能通过它获得一个以赞许为中心思想的反馈结果,正是这种反馈在促成高速引流。

同理,自我追踪运动一直在刷爆你的朋友圈,各种品牌的健康手环蜂拥而至,或者只通过一个小程序就能让每个人都可以监控、分析甚至分享自己生活的所有方面,从卡路里到步数、从家庭心情到办公室效率。表面上看起来自我追踪运动似乎是在让让人们以一种所谓的的客观视角来审视自己,然而这种技术流行的本质恰恰会进一步鼓励自我迷恋和自我中心。

快来大舞台

从前人们的生活态度是享受当下,如今人们的生活态度变成了向人们展示我正在享受当下。很多时候人们的想法是:‘天哪,我必须赶快拍张照片,贴到社交网络上以获得回应。’”

的确,让别人看到自己日益成为人们取得个人成功和社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自我表达能够被他人所消费——为了做到这一点,有的人在 YouTube 和 Facebook 上传各种DIY的宣传片,奇葩纷呈的网络直播,而更厉害的人则选择参加商业化的真人秀电视节目,这种节目的核心就是让普通人去做不普通的事情。

在这类节目中,人们又一次成了生产者,然而产出已不再是谷物、煤炭和钢铁,而变成了各种尴尬、阴损、利己主义的表演,只要能抓住观众的眼球,没有什么是不敢做的。

参与者和潜在参与者的自恋冲动、观众追求快速直接的兴奋感的欲望,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技术效率和金融效率的不懈追求。

各种电视媒体之所以喜好真人秀节目,是因为制作这种节目的成本极为低廉:参与者常常不需要任何报酬(因为他们希望通过参加真人秀节目获得暂时的知名度,并发展演艺事业),先进的录影技术使媒体可以轻松将数百小时的录影带剪辑成各种充满戏剧冲突的剧集。

在网络上,很多大学生甚至高中生长期坚持录制各种自拍视频,他们虽然身处极为简陋的环境,却时刻幻想着能把数百万的观众点击量换成现金。

在此,人们又一次看到追求高效率的商业模式如何将市场进一步推向自我,又如何将自我进一步推向市场。

这个时代的核心幻想就是:自我是度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任何能扩大自我和吸引更多人关注自我的行为(不管这些行为多么冲动、或者多么愚蠢)都是个人成功的标志。

研究真人秀节目现象的社会学家坎贝尔说:“真人秀传递给我们的理念就是:只要我们表现得足够反常,足够令人讨厌,别人就会注意到我们,我们就会成为明星。这种知名度不是基于个人的能力,甚至也不是基于个人的出身:这简直是最容易的出名方法。我想说的是,金·卡戴珊可能是目前全世界最有名的人,她出名的方式实在是太聪明了,她简直是帕丽斯·希尔顿的平方。

然而,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出这种名?”

自恋文化打造了这个时代最核心的失败: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应该如何塑造独立可靠的自我。

以前,社会化才是这些个体的目标,并不存在仅仅以自我为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用黑格尔的话说,自我创造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发现一个“宇宙”,这个所谓的宇宙是指个人和更广阔的社会之间的共同价值基础。耶鲁大学的艾伦·伍德曾经写道:在这样的冒险过程中,个人的成功并不是通过“某种任性的行为或沉醉于某种任性的行为来完成,也不是通过培养某种个人特殊的个性和癖好来完成,而是通过发展一种完善的人格来完成,这种社会化的人格以自己与他人的共同价值来衡量自我的价值。”

然而今天,人们对自我实现的定义与上述定义恰恰相反—— 认为自我实现意味着培养任性、个性以及个人的癖好。在现代社会中,很少有人是通过扮演社会化的生产者角色而出名的,也很少有人愿意为了公众的利益而默默努力。甚至连“努力”这一概念本身也不再受到尊重。

就在不久之前,你的父母还传授这样的旧式价值观给你:个人的成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需要延迟满足的毅力,需要控制自己冲动的能力。然而,如今当你环视周围的社会时,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价值观了。你的父辈和祖辈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长期保持着耐心,理性地控制自己的热情,然而这些普通劳动者仍然像破旧的沙发一样被时代所抛弃,而投资银行家和各种秀文化养殖出来的明星们却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赚取了大笔现金。

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中,难怪作弊和混文凭这种丑陋行径,大行其道。

“如果你有机会和今天的孩子们谈话,你会发现他们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出名。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出名。”—— Brian Levine

确实,今天的文化就是这样,只要能获得免费的午餐,任何手段都可以。坎贝尔说,如果你问一位20岁的青年如何才能致富,你通常最可能听到以下三个答案:“一是我可以通过参加真人秀变成明星;二是我可以创立一家网络公司,并在一周内将公司销售给谷歌;三是我可以去高盛投行工作,这样老年人就会乖乖地把钱送给我。”坎贝尔说:“你看,这就是现在年轻人赚钱的三种途径。在这些人眼中,努力工作根本不能带来任何好处。”

如今,这个社会已不再对长期承诺提供任何奖励,也不再鼓励人们关心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任何人。这种冲动的社会培养出大批自恋型人格的个体并不奇怪。

坎贝尔认为,自恋型人格的商业高管尤其适合现代社会这种对快速结果提供高额奖励的商业文化。他说:“在这些CEO的努力下,我们拥有了很多高风险项目,而这些项目并不总是能带来高回报。更糟糕的是,这种高风险型人格通常还伴随着低道德标准的特质,这两种特点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自恋型人格的人在流动性高的社会中还有另外一项重要优势:在不断更换工作伙伴或者去新的社区生活的过程中,自恋型人格的人更容易适应新的群体以及新的社会关系。因为自恋型人格的人拥有过度膨胀的自我意识,这能“帮他们营造出充满自信的形象,这对面试很有好处。在很多与销售相关的领域,这种自信的形象也很重要。这和恋爱约会是一个道理。自恋型人格能够帮助人们更容易地开始一段新的恋情,但是却不利于长期保持恋情。

不用说,自恋型人格对于消费者经济而言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人格类型,因为消费者经济的目标就是利用人们永恒的不安全感、不满足感,以及对占有的渴望来牟利。

“如果你想建立一个最完美的消费者社会,那么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呢?你最需要的是焦虑、傲慢,把一切都看作理所应得的消费者。你最希望看到这种同时拥有焦虑和傲慢的双重人格的消费者。而我们的消费者经济也确实培养出了大批这样的人。没有人可以利用他人的谦卑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