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辅导运动:纠结的网络
圣经辅导运动:纠结的网络 Posted on December 20, 2014 by April Redeeming Science 这是我关于圣经辅导的系列之一。查看前面的文章,点击“圣经辅导运动:揭发”,“圣经辅导运动:起源和哲学”。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重点讨论了圣经辅导运动的起源。其中我提到,运动的创始人亚当斯认为世俗教育和认证是圣经辅导的大敌。他的目标是建立一种非专业的咨询实践,认为只有那些(按照他的判断)受过完整圣经教育的人才“有能力给人做咨询”。 ...
圣经辅导运动:纠结的网络 Posted on December 20, 2014 by April Redeeming Science 这是我关于圣经辅导的系列之一。查看前面的文章,点击“圣经辅导运动:揭发”,“圣经辅导运动:起源和哲学”。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重点讨论了圣经辅导运动的起源。其中我提到,运动的创始人亚当斯认为世俗教育和认证是圣经辅导的大敌。他的目标是建立一种非专业的咨询实践,认为只有那些(按照他的判断)受过完整圣经教育的人才“有能力给人做咨询”。 ...
圣经辅导运动:起源和哲学 Posted on December 5, 2014 by April Translate by Eddy 劝诫辅导之父,亚当斯 本系列的第2篇。阅读第一篇,请点击这里。 在我深入研究圣经辅导运动的组织和神学之前,先简单介绍这个运动的历史。 ...
原文: 几周以前,我透露自己正在做一些研究,打算揭发一些令人震惊的事情。现在,我的研究已经足够充分,可以开始这个系列的写作。 ...
修订术语。遇到一个“positive reprobation”,反查文本,译为“积极定罪”。仔细想了一下,还是决定将从前的翻译遗弃不用,将这个术语修改为“积极遗弃”。 ...
这几天忙着,情绪不佳。 几乎用了2天时间将《威敏神学》的边码做完。资深编辑Annie的评论是: 我曾因为用边码的方式做一本书的索引,被众人误会延误了项目时间,因此,感觉边码一事还是值得好好说一说的。 事实上,边码有两大功用。一是做索引用,边码的索引标注方式,相对重新做中译本索引更为准确、方便。而且文后的索引是直接引用,所以不用担心后期修改内容,因推版可能发生的页码错误,不需要每改动一次内容就重新检索一次。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学术书的固定做法。(不然,可以试想一下,自己做两千条主题索引的感受。做出来的索引也可能不准确,因为英语词条可能在文中译成了不同的中文。而且每推版一次,做过的索引就要重新检索一遍。) 边码的另外一大功用,就是给能够阅读原文的读者对照阅读使用。就这一点而言,译者事实上是边码的第一个受惠者,因为译者要在两种文本之间来回穿梭。这种时候,边码就犹如一个定位器,将译者快速引导至需要检索、重译、修改的地方。 我个人在做编辑(尤其是大部头)和翻译(派博providence一书)时,习惯第一步就做边码,在对照英文PDF做修改和校译时,十分方便。 至于做边码时,发现了漏译、误译,实属意外之喜。 ...
继续设置《威敏神学》的体例。参见昨天的《威敏神学》、橡树体例和微软通配符。 所谓学术类书籍,若带有主题索引(包括关键字索引与经文索引),大抵在编辑上会比较费心,因为译本和原本在页码上对不上号,需要重新整理一遍,往往耗时巨大。 ...
虹莹发来《威敏神学》的修订版,按照“橡树”的体例进行了修正。 “橡树”的要求里有一条和我从前所想的不同,就是所有圣经书卷都需得加上书名号。我对虹莹说,不要自己做了,弄一个全局搜索替换,遍历66卷就解决问题。但虹莹还是自己手工做了一遍。 ...
释经工作坊的讨论中,有很多问题涉及“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虽然我们还在释经学的讨论阶段,离开讲道学还早。 ...
我相信二八原则——80%的基督徒不会读书,80%的基督徒一辈子都读不完一遍圣经,80%的基督徒会使用盗版。 ...
晚间的讨论歪楼了。大家热情地讨论”以基督为中心的讲道“。我发表了一点看法。得到了一点反馈: 老师,刚才后面说到的这个改革宗问题,对我这么多年接触的神学好像有点冲击。因为我这几年来看的书都是改革宗的书,所以关于讲道,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如果在一篇讲道中没有提到“耶稣”就不可以,就不是讲道。甚至到了就是无论讲什么都要提到耶稣。还有麦种最近几年出的一系列书籍,《从创世记传讲基督》《从传道书传讲基督》等等,这些书都是这种机械教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