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平衡的讲道(12)|尬讲
美国福音派教会的讲道通常保持在30分钟以内结束,不重度依赖PPT,全靠语言技巧支撑。大体而言,我还是比较赞成的。 ...
美国福音派教会的讲道通常保持在30分钟以内结束,不重度依赖PPT,全靠语言技巧支撑。大体而言,我还是比较赞成的。 ...
(讲道……):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讲道就像从列车上向窗外望去,一个又一个的主日扑面而来,无法喘息…… 今年讲道次数明显提高了许多。虽然没有四面受困,但精力消耗不小。 ...
按:4年里,我的翻译效率提升了53%!我需要仔细分析还没退休或转行的原因了。谁给我投资个几百万研究经费吧,相信可以培养出下一代优秀译者,理解和掌握GPT的神学翻译团队🤓 ...
我学过的最后一门课程,是2018年底在CIU上“多族群教会事工”。在这门课程上,有一本指定阅读的书籍是Daniel Hays的“From Every People and Nation: A Biblical Theology of Race (New Studies in Biblical Theology)”。这门课是在亚特兰大上的,有一天的安排是参观人权运动纪念馆。 ...
一位读者在《古典教育的代价》下给我长篇留言,分为了几个段落。整理如下: 第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笔者的出发点在于“经济性”而选择性忽略了“人之为人”的本质。 从经济性角度的就业考虑,似乎基督教教育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没有任何扎根的机会。因为甚至孩子都没有学籍,社会赋予学生的任何身份几乎也都没有,那么更遑论“应试教育之于就业”的可能性了,我觉得笔者的考虑仍然以“世俗化”的观点为动机。认为“教育”为“就业”铺路。可能我表述有些严苛,但意思应该鲜明。 我想“人之为人”的角度来说,是从上帝创造我们作为这个世界的一个有祂形象且独立生命的个体。我们在祂的恩典之中,我们需要知识,技能,培养能力能够更好“管理全地”。今天的社会,似乎管理全地的个体体现在我们每个人需要一份正当的工作上,专注在细分的领域扎根,是的,我们需要一份正当的工作。但是这真的就意味着基督教教育,尤其古典教育是古板的,传统的呢? 我的观点是不是的,一个整全的人格需要不断教育训练的,同样,在工作中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必要学习的积累而塑造的。那么公立教育教授知识直接服务于就业,古典教育培养能力就不是吗?我们每个人的工作或许千差万别,但是工作能力是不是可以称之为:理解力、执行力、想象力、沟通力……是不是还可以理解为逻辑思维、发散思维……诸如此类的底层能力呢?这样的能力和思维那些工作不需要吗?当然不一定需要全部或者很多,有的创意型工作不就是需要发散想象力吗?工匠不需要专注和严谨的能力吗?这些公立教育未必就能培养出来,公立教育是知识速成的培养模式,那古典教育不就是注重这些吗?何来死板之谈?文法、修辞、逻辑这样的能力被塑造出来,不就是工作能力的基础吗? 总之,古典教育不是死板的教授“七艺”,不是为了雄辩,而是塑造了最基本的能力,而这个也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更重要的这就是“管理全地”的底层能力。 至于就业在今天的社会好似教育到工作的一座桥梁,那么,古典教育下的孩子真的缺砖少瓦吗?还是公立教育更缺乏必要的建材? ...
一个译者联系我,言辞颇为迫切。忙着各样的杂事,没有立刻回复。等到上午给David的课上完,才有时间聊了几句。 ...
阅读量与翻译水平有关。或者简单地说,在神学翻译上,涉猎信仰、宗教与历史等科目的广度,有益于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判断选词。下面的例子与语法无关,全部是在短短的一章翻译中涉及的术语问题。我观察到一个普遍现象,大部分神学译者在处理术语或背景概念时,错误相当多。以系统神学、教义神学和教牧神学为导向的中文M.Div教育,似乎在翻译上存在短板。 ...
对于拼音文字而言,越常见的动词就越是不规则的。比如希腊文的”米动词“,例如εἰμί (eimí, I am), δίδωμι (dídōmi, I give), φημί (phēmí, I say) ,英文的be,do,take,give,go…… ...
第二次看到这样的翻译,还是简单说一句吧。 When Paul penned Romans, three locations were in the fore of his mind — Rome, where he was writing and was anticipating visiting; Jerusalem, where he was taking an offering from Gentile Jesus-followers to impoverished saints in that city; and Spain, where he was eager to go after having visited with Roman believers (Rom 15:23 – 25). ...
我说过神学翻译需要的素养吗?神学翻译杂谈(42)|神学译者的素养与心理,好的翻译的反面(或者低质量翻译的定义),神学翻译杂谈(42)|如何成为一个没有过大学英语四级的神学译者…… 大体而言,一个好的神学译者(以英汉译者为例)应该具备海外生活经验(最好是在海外拿到神学学位,参加过英文的礼拜,懂得英文习惯的神学术语),也有国内教会的经验,熟悉和合本和衍生的“黑话”,并且有不错的中文功底(比如六艺通其三,七艺得其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