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故事(1)| 我要进口Marto的咖啡

喝埃塞俄比亚咖啡的主要目的是“exchange story”,虽然我自己的故事乏善可陈。 我的朋友Marto是一个农民,住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边远村庄里。他日常的工作就是推广和种植咖啡、玉米,帮助村民们把产品卖出去。 ...

August 18, 2023 · 1 min · eddy

事工哲学(161)| 大哉问,善哉答——问题提得好,瞬间被秒杀

有位朋友在reach2O公众号留言,我简单回复了一下,就被秒杀了。为了保留信息,姑且截图如下: OCR出来,略加整理,大概如此: ...

August 16, 2023 · 3 min · eddy

并非书评(9)| 写给一位要求我上价值的梁兄,我就不假外求,直接上梁漱溟了

4年来第一次独自长途旅行。临行前在书架上翻找,拿出了贺照田兄的**《革命-后革命》**。这书是2019年请张振博士从香港带回来,当时时局动荡,到得2020年才算到了手中,只读了一个序言就暂时放下了。 ...

August 14, 2023 · 6 min · eddy

抛开事实不谈,这些文章肯定是我写的!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南阳卧龙孔明诸葛亮 午睡起来,有朋友发来道歉信息。 ...

August 10, 2023 · 2 min · eddy

“细拉”压力管理干预项目最终报告

简单说一下“细拉”项目。细拉是一个神秘单词,常见于诗篇中某些诗句的结尾,意义不明。而杜克大学的“细拉”项目,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研究,旨在帮助传道人更好的自我关顾(self-care)。 ...

August 4, 2023 · 3 min · eddy

事工哲学(160)| FAQ

感觉有必要做一份FAQ,但为着一件紧急的事情,姑且先解释几句。 Q:如何要求作者提供翻译的书籍? Q: 哪里能看到你写的文章? Q:哪里能找到一本罕有的书?(例如《走出迷雾》?) Q:我提问了,为什么没有小编回应提问? Q:我是读者。为了不至于失联,加个好友? Q:如何“正确的”在公共号上留言? ...

July 31, 2023 · 4 min · eddy

对抗有毒信仰的资源并不仅仅是再多读一本书

刚刚从暑假回家。孩子们长大了一点,长途旅行略微轻松,大家不再无聊地争吵抱怨,而是安安静静地享受每个人每天的一小时自由控制权——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或者有声书,或者安静地看风景,或者做一点小游戏。每个人都可以随时要求进入下一个休息站,David还能使用自己的手机为妹妹们购买一点零食。 ...

July 29, 2023 · 4 min · eddy

事工哲学(159)| 植堂与聘牧

有些教会是凭空出现的。比如使徒行传里面那个只知道约翰的洗礼的。 但从植堂的角度,我们有时候会使用4阶段模型。 ...

July 18, 2023 · 2 min · eddy

“斜教”发生理论

这几天一直在旅行之中。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情,暂时还没有解决。除此之外,大体上还是愉快。 临行之前,和一个小朋友讨论John Locke Essay Compitition,她选择的题目是“Small Religion and Big Cult”。Cult一词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与英语不太一致,无论是翻译为邪教还是异端都不太恰当。一般而言,Cult指的是某种定型的、有一批参与者的崇拜仪式活动,比如我们在圣经注释中常见英语作者使用“Temple Cult”来指代犹太教的圣殿崇拜,其中的cult并无贬义,而是中性的描述。 ...

July 15, 2023 · 6 min · eddy

并非书评(8)| “新勇于管教”

New Dare to Discipline (勇于管教) 作者:詹姆士杜布森 豆瓣的介绍是这样开头的:“詹姆士•杜布森被誉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最高顾问,他的事业是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帮助。” 我一向不喜欢被动语态,总觉得没有主语的表述似乎缺点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主动)将杜布森誉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最高顾问”,也不知道这两个头衔都誉为何种含义。当然,在“圣经辅导”流行的文化之下,也许“头号心理学家”的意思就是比弗洛伊德更弗洛而伊德的“头号恐怖分子”,家庭最高顾问的意思就是比推荐此书的专家——“集国际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称谓于一身”更高明的存在。 ...

July 11, 2023 · 6 min · e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