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化时代的基督教下沉
看到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评论说,“制造业回归”实际上是希望将一个已经演化为“后工业社会”的社会,重新变成一个“工业社会”。这就是“美国工人为苹果手机打螺丝钉”的隐喻。 ...
看到一个“无政府主义”的评论说,“制造业回归”实际上是希望将一个已经演化为“后工业社会”的社会,重新变成一个“工业社会”。这就是“美国工人为苹果手机打螺丝钉”的隐喻。 ...
即日之前,有一位旧识发表了一篇文章,《圣殿外的黄昏:中国传道人养老困境的破局之路》。本不欲多言,但因为其中涉及一些问题,而且朋友圈内许多人转载,故不得不多说几句。 先说结论。这篇文章是AI写作,至少起构架和主要内容出自AI,看起来几乎没有经过人工修改。但此文给出的一切事实、文件名、人物、故事等多为虚构。比如,并无一个“2014年《关于宗教界人士参加社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而且政府行文,从来不会使用笼统的“宗教界”,只会使用“宗教教职人员”。“2022年某地基金因房产奉献减少出现支付危机,暴露出过度依赖宗教自由裁量权的脆弱性”,这样的话语逻辑不同,毫无根据。“传道人通过在线培训、灵修辅导等积累"属灵积分",积分可兑换合作养老机构的服务折扣”,闻所未闻。“上海沐恩堂的"333"方案”,似乎将奉献的90%都拿出来作为养老,危言耸听。“深圳基督教界与泰康保险合作的"迦南计划"”,子虚乌有,因为“深圳基督教界”根本不是一个法人实体;至于“2023年新修订的《社会保险法》应增设宗教教职人员参保细则”一说,时间倒错,一眼可见。 ...
这几天,deepseek在朋友圈刷屏。本来没打算赶热点,到了下午看到这模型居然要“改变国运”了,就随意发表了几句评论: ...
据说人类是唯一在生育期过了之后还可以继续生活数十年的动物。大部分动物在生育期之后就弃权了,或者像雄蜘蛛那样贡献自己的身体作为下一代的营养汤。 ...
趋势很明显。互联网的出现, 使得宗教信仰的权威转移,信仰群体的内在联系性(地方教会的内聚性或者家长制)被大幅度削弱,信仰共同体的外部联系正在加强。 宗教权威向所谓“Religious Digital Creatives”转移。有些人因为制作的内容可以触及大量粉丝,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传统的宗教领袖。 离线和在线的界限已经模糊,所谓“超媒介空间”可能将现实和虚拟打通。 ChatGPT对于宗教权威造成严重的知识挑战,并不是简单的做鸵鸟加以否认就可以逃避。比如,我可以随意的提问ChatGPT,在伯克富的改革宗神学中,Frustration, Not an Absolute Characterization of a Person,应该如何理解: ...
出版繁体的“新约教义进展” “Progress of Doctrine in New Testament” in Zh-TW 汉锋发信息催促我说,Camilla没有收到我回复的邮件。最近一直忙碌着pmyopia项目,没顾得上回复。昨天刚刚使用“专家共识”生成了5万条数据,把我的代码“shit pills”搭建起来,晚上Lisa就生病了。陪着她坐到凌晨两点,模糊睡去。 ...
开放“救赎进程”视频 早晨收到邮件,说是“HHW”网站502了。看了一眼,大约是需要重启。用自己的网站作为视频备份,似乎还是有些不稳定。 ...
工具发烧友 偶尔我觉得自己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工具发烧友,对于工具的品质追求,远远超过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程度。 翻译软件需要大规模文本搜索和关键字检索,所以需要高配的计算机。大语言模型需要GPU,又是另一说。为了数据安全,需要若干服务器,配置成为顺手的操作流程,并且不断地升级维护……最近一周将整个春节假期都投入到服务器维护、网站迁移、项目设计和分析上,似乎在灵性上有很大的匮缺。要做的事情太多,拖延未做的事情也太多,总是有着胸口碎大石的感觉。 ...
牧师心理学 昨天发布了旅行计划,希望朋友们可以联系我们,安排会面的时间。日历上的空格总是有限的,而且各处旅行也需要提前做出许多计划攻略一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