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晨思

事工哲学(157)| 大都市与提摩太的坚守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腓力说:「要不你来纽约看看!」 中文播客之中,据说最热门之一是“不明白”(bumingbai)。而我听得比较多的是不相信(unbelievable)。 这一期的“不相信”邀请了三位嘉宾谈论Timothy Keller。在跑步机上听了一段,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 Keller写了许多书,对大都市文化中的教会和大都市文化情结的基督徒有着深刻的影响。他的那本《婚姻的意义》实际上是他在教会里做婚前培训系列讲道的整理。与一些知名的巡回传道人和名牧不同,Keller一直扎根在纽约救赎主教会,一周接着一周地讲道,很少巡回。所以,他对上帝的话语有许多的思考和碰撞,并不像有些牧师去到哪里都是一两篇讲道,一生不过出版一本畅销书。 Keller是不断与纽约互动的基督徒,他也常年组织或参加读书会,向不同的人学习,在观念上不断成长。 关于Keller,我的回忆也许到此为止了。相关的文章(全文搜索有Keller名字的)如下: 事工哲学(1)——讲道 John MacArthur | Beth Moore :关于有些老牧师80多岁还站讲台迟迟不能退休,而Keller和John Piper能顺利退休的评论。 不平衡的讲道(7)|每次讲道都是耶稣为中心/整全的福音:Keller和C.S.Lewis异端问题。 不平衡的讲道(10)|如何学习提摩太凯勒的讲道:我对Keller的翻译,Keller对我讲道的影响。 神学翻译的内卷和自废武功:我为何不再翻译Keller。答案很简单,救赎主城市植堂运动太重,而翻译的收入太低。 并非书评(6)|文化护教中心与文化护犊中心:如何消费Keller,同时背离Keller的理念。 事工哲学(156)| 大都市与精神生活:对于保守基督徒知识分子而言,这是肤浅的马克思主义者Keller,还是关注社会公义的行动派Keller? 语言的贫乏(2)| = 思想的贫乏:如何抄袭凯勒? 低端护教学(23)|翻车现场(三周年纪念版):凯勒的退休生活……… Read More »事工哲学(157)| 大都市与提摩太的坚守

时间压力下的证实性阅读与探索性阅读

最近在听“unbelievable”,辩论很有趣,几乎想要自己开一个中文版的播客了。 这几天在外旅行,顺便阅读N.T.Wright的“The Day The Revolution Began”。 阅读有趣的地方在于,总是可以从好的作家那里得到需要值得反思的问题和方向。Wright讨论了一个重要的神学议题,得救是从“地狱”去“天堂”,还是恢复上帝对人本来的呼召,让新造的人成为新天新地之间有君尊的祭司? 我从前设想的“祭司的国度”针对万国万族成为中保,似乎更在于地上的宽广,而Wright指向天地之间的祭司,一方面在地上宣告十字架的福音,一方面在生活和敬拜中体现出天上的价值观,使得“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也就是说,得救并不是脱离这个悲惨世界,进入天堂,而是恢复与上帝的关系,重新得着呼召,成为使天地和万物在基督里同归于一的参与者。 在这个意义上再次反思“润学”的出埃及范式,忍不住又多多感叹一声,觉得其神学上越发虚弱。 朋友问我“didactic theology”和“polemic theology”如何翻译。这似乎真是两个新的术语,他说查询良久,未见于过往的神学翻译。这是两个古老的术语,查尔斯·贺智(Charles Hodge)初出茅庐,在普林斯顿的教职曾经是Professor of Oriental and Biblical Literature, 主攻旧约。不过他老人家后来转攻新约,渐渐成为全科老专家,serving as Professor of Exegetical and Didactic… Read More »时间压力下的证实性阅读与探索性阅读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