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August 2008

彭州6日豪华游(48-55)

全文修订版 【版权所有 emma 2008】  四十八、朴先生,5月21日,2:00  在成都还有两个教会的人士在等待我们,一个是Geoge,一个是辛老师。辛老师是韩国牧师,按照李姐的介绍也是非常出色的牧师,神学博士。他的国语很不错,能够读写说。我们就去了一个韩国弟兄的家里打地铺,那位先生叫朴先生。  那 天晚上开会到很晚,大家讨论如何将明天要到达的500顶帐篷送到灾区去。计划是去江油的教会看看情况,一早就出发。这些帐篷很大,每个帐篷可以住8-10 个人。我为彭州的教会争取了50顶,剩下的我们准备在江油建立一个灾民营地。我们担心的是很多国际教会的成员不愿意相信三自教会。但是离开当地教会的支持,我们后续的事工又不好开展。我就建议我们去建立的灾民营地,写上北京国语国际教会和江油教会的字样,淡化家庭教会和三自教会的问题,避开不提。可惜后 来,这个问题还是起了很多纷争。雅各书说,这样的纷争不过是从人的私欲而来的,不提。  Geoge是一个大的IT公司的老板,我们有时间交流了一下工作方面的问题。辛老师则让我非常意外的,说要收我做门徒,训练我去牧养一个重庆的家庭教会。  我们交流了一下情况,就各自睡去了。  第 二天一早5点,池牧师就离开回重庆了。不久,朴先生的太太就起来给大家做韩国的早餐,有些泡菜,有一碗用肉、蔬菜等煮的饭,还有清水和饮料。很好吃,但是我听不懂朴先生说话,所以没有办法交流。不过,这个韩国弟兄给我留下了很好的映象,也间接的让我对辛老师增加了一分信任感。  四十九、辛老师,10:00  我们很早就离开成都去江油。车上多了一个人,非常拥挤。但是,大家都在不停的用电话联络各个方面的人,紧张的投入救灾工作中。  辛 老师觉得时间非常紧张,也许以后不会和我再见面,就在车上将他希望给我讲授的内容告诉我。他说,暂时不要接电话,我要介绍的这位联络人是最重要的联络人。然后,我们就开始学习《创世纪》的头三章。重要的经节他都带着我学习和解释,他说这是一种传福音的方法。他知道的传福音的方法有70多种,应用的有30多 种,而现在我们讨论的这条进路是目前最先进的。  从创造论开始讨论,然后讲到人的不顺服,讲到神的审判。然后,从这里开始讲救恩的来源和方法。整个培训大约持续了1个多小时。  我坦白的告诉辛老师,我离婚了,而且受洗的时间很短,暂时我没有打算成为一个传道人。我也告诉辛老师我有一个女朋友,也是教会的姊妹。他就要求我如果可能,早点结婚,这样对于为主工作会好一些。  然后,辛老师将我的名字记在他的手机上,说从此他会为我祷告。  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也许是我这次在灾区所发生的最奇妙的一件事,这次遭遇导致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很明显的感觉到神在背后的预备和带领,让一切发生。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在别处(后来我给多多也这样说)。当我们在别处的时候,也许真的有新的生活存在。  五十、王牧师,12:00  过了绵竹,地震后的残破景象到处可见。我们的目的地江油更是满目疮痍,整个城市基本没有完好的房屋,遍街都是帐篷,很多灾民在烈日曝晒下,悲惨的躺在小小的雨蓬下。  江油的教会,百年的教堂全部成为危房,我们在当地的王牧带领下去参观了一下,看了最后一眼那即将拆毁的教堂。一面墙倾斜下来,砸在圣殿的钢琴上,堂前的匾额和对联也歪歪的挂着,到处是灰尘和垃圾,我想起哀歌中的描述。  北京的几位牧师和同工很关心当地教会的情况,也问起当地家庭教会的情况。王牧师介绍说,家庭教会开展了很多工作,救灾的时间比他们要早一些。  我们和王牧师谈了很久,告诉他我们提供帐篷的计划,并说后续还有50顶帐篷要来,直接给他管理和分发。  但是,当我们离开后,我打电话给他询问当地家庭教会的联络方式时,他一口就回绝说不知道,态度相当生硬。我一直想是否要将所有的见闻都写出来,不过至少我不会评论我所些的事情。我可能采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好了。  我们和当地政府讨论了如何捐赠的问题,最后还是决定依靠政府来做这个灾民营地。接待我们的是江油人事局的局长,人非常友好客气,对我们的要求都全然满足了。  于是,大家约定第二天将帐篷拉来,现在帐篷还在双流机场的某处,我们需要去提取。  五十一、金子,17:00 … Read More »彭州6日豪华游(48-55)

彭州6日豪华游(35-47)

全文修订版 三十五、酒吧老板,15:00  去年圣诞的时候,一家酒吧在教堂边上开业了。一个朋友请我们去唱“平安夜”,作为开业的一个节目。  记得一起去的有John,Lina,Amelia,小黄,苟姐姐等,我们凑成一个4声部的圣歌合唱,不知道是否给那个喧闹的酒吧带来一点平静,不过我自己倒是被闹的头昏脑胀。当时,Lina还没有受洗。  这次,这家酒吧的老板也来了,和老男他们一道送物资过来。完成任务后,他们想要回成都,我就劝他们和我一起去白鹿镇白鹿村送物资去。小衡公司有一个员工是那里的人,他说白鹿的村民已经几天没有食物了。而我们需要交通工具。  于是,我们组成一个车队,大约6辆车,向白鹿出发。过了关口之后,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垮了,灾区的情况看起来让人心疼。不过,我一向以为,如果没有真 正看到在灾区生活的人,单单看见电视报道的房屋损失和看见央视拍摄的大半是表演性质的救灾画面,是无法体会灾情的。这是我极力希望每个去灾区的人都能陪我们去送物资,亲眼看看灾区的情况的意图。  白鹿的确是一个受灾很重的地方,我们送去了1000斤米。但是,在通济和白鹿之间的一个社区,才是最严重的灾区,一条街在那里,全部垮掉了,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场景。一些灾民在一个棚子里简单的吃饭。  老男说,他和灾民攀谈一阵,有一个妇人不说话,在边上默默的掉泪。他去了解情况,原来那个妇人因为家里没有了男人,又和政府官员没有关系,所以没有分到任何篷布和帐篷,仅仅分到了一把太阳伞。晚上她就住在伞下。  这不过是灾民的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而已。我的酒吧老板朋友站出来,说你们受苦了。我今天只是来了解情况的,我明天会再来,给你们送必要的物资来,我会带着电视台的人一起来,将彭州的灾情报道出去。  第二天小于从成都打电话问我,有10多车的物资,是送教会还是怎么处理?我说直接送灾民吧,教会不需要这个赈灾的名声。于是他们送了10多车物资到通济、白鹿和中间的这个小社区。谢谢。  三十六、记者小舒,16:30  小舒现在叫我聪哥。不过她第一次给我发短信的时候,我不知道她叫小舒,我以为她姓苏。  她是Jessie从不知道哪里捡来的,昨天晚上也在小衡的公司里打地铺睡觉。第二天一早,是我带着她随团去灾区一日游的,回来的时候我们拿着剩下来给教会的一大堆物资(午餐肉之类),在路边被抛下,我就让她看守,而我自己回去叫人来搬运。算来我们还是很熟悉了。  她给我的短信我完全看不懂,“你好我小舒。我等下跟XX药厂的哥哥回成都,但我没他电话你晓得不?我门车在前面,我要先回下医院有事”。我怎么看都 象一个在当地打工的农村妹的口吻,不象一个受过多年中文系训练的某报的文字记者。于是我客气的告诉她,你发错了。她回答说,没错,你聪哥三。然后承诺会将所见所闻发表出来,云云。  不过,后来因为她的总编也去采访后写一篇将版面占据,所以她的稿子就没有发表。我也没有看见她写的内容是否和她的短信一样“不堪”。  三十七、林传道,20:30  经过如此漫长的时间,很多事情都已经发生,到了该反思的时候了。  周六的晚上,教会的青年聚会。钟牧师安排我和林传道分享。  林 传道是福建教会来的,地震发生的时候,他还在一个乡下的教会传道,没有料到地震这样的严重。然后,他就从福建出发,飞到重庆,找我的朋友,张传道联络,又连夜的坐火车到成都。因为遇见紧急运兵车运送士兵到前线,所以林传道在火车上堵了12个小时,很晚才到彭州。他的身体比较孱弱,实际上是不耐艰苦的传道生活的,但是他的心志非常坚定,所以仍然无所畏惧。  我并不赞成林传道现在传福音的行动,我自己觉得时机不对,但是我也不象给他泼冷水,毕竟他来传道好过“三叔基督教”这样的邪教将人带向灭亡的危机吧。  每一天,林传道都随着车外出去送物资,他的教会也源源不断的有很多的支援到来,为我们提供进一步的支持。每一天林传道都很满足,因为每一天他都领人归主,有时候几个,有时候十几个。我常常担心,这样的方式,将来当地的教会如何牧养这一批新的信徒。  林 传道分享了他多年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福音的经历,用的经文是路加福音中天使报信给牧羊人那一段。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在一个如同庄园一般的教堂之外的院落中──其中到处驻扎着灾民的帐篷,一帮年轻的弟兄姊妹静静的听他那有点沙哑的福建普通话娓娓道来,他如何克服语言、饮食和生活的障碍,在某个贵州的山寨中生活一个月的故事。  他们会有感动吗?我没有问。  到我自己倒是很简单,我就培训这些年轻的基督徒们勇敢的面对这次灾难,用他们的行为去安慰其他人,用他们的行为去见证基督。这些是包含在我的心理救助培训中的内容。  三十八、WB,23:00 … Read More »彭州6日豪华游(35-47)

彭州6日豪华游(18-34)

全文修订版 【版权所有 emma 2008】  十八、退伍军人老杜,13:00  老杜是我们中间最有经验的,退伍军人,参加过多次抗洪抢险行动,曾经是王牌野战军的战士。他干的事情也最多,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间。  这时他正在帮助老乡们搭帐篷,熟练的锯下多于的木条,将重重的椽钉在棚顶。  出去探路的三个队员中午就回来了,包括深圳胖子。寻找到姐姐信息的小男孩满脸喜悦,找到他的包,告诉我他要走了,因为已经得到姐姐的消息。我真的为他高兴。  有两个忧伤的男子在龙门山上到处打听是否可以进银厂沟,他们的朋友那天在银厂沟举行婚礼,好多宾客都没有了消息。我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们的,他们又忧伤的走了。  但是最有资格出去的老杜留在营地干着最普通的工作。这时志愿者显然出现了分化的迹象,有人说东林寺已经通了,那里需要志愿者去救人,要求我们中午过了就出发。Jessie和WB,还有我是决定不去的,但是大多数人都想去。老杜说,队长命令我们不要离开营地,我们不该这样出去。可是,没有人听他说的。  我做了最后的挽留工作,告诉小孙不要去了,但是他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说,我想去。好吧,小孙,你注意安全。我用本子登记了所有要去的人的名字,大约有13、4个人,包括那对帐篷情侣。领头的人极力要劝说老杜一起去。他们说,只有你有经验,知道怎样处理尸体和伤员,和我们一起去吧,我们需要你。  老杜很为难,默默的在一辆车前面卸货,那些要出发的人熙熙攘攘的收拾行李。我将包里帮他们保存的两包烟,上午从救助站取回的药、口罩和手套全部都给他们了,又从补给站拿了几瓶大瓶装饮料给他们。老杜说,我不想去,但是如果我不去,他们会不会不安全哟?会不会出事哟,他们这样没有经验。Jessie的 劝说总是轻轻的,她说你自己考虑吧。但是当着其他人的面,我说老杜,留下来,不要去!  老杜留下来了。Jessie后来告诉我,老杜当时好为难呀,他真的担心他们的安全。  于是我们留下来盖临时建筑物,搬运救灾物资。我早已经累的趴下了,最后的印象是老杜在几米高的棚顶拿着一把锤子钉着木条。  十九、济南野战军,14:00  野战军和空军有什么区别?从济南军区来的野战军部队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因为他们是中国的王牌军。  三天没有睡觉的战士们一开始进入的时候就打着旗帜,步伐整齐。我给红十字会的小妹妹说,过不了一天他们就会偃旗息鼓的。不过野战军确实不一样。一到龙门山,就搞清楚了补给在镇政府处,于是派了一个班防守至关重要的补给基地,基本上完全接管了救灾物资的装卸工作。毕竟,经过一晚上劳动的我们,在体力上 已经不能和这些军人相比了,除了老杜是号称跑万米不累的。  其实,这支部队一到,龙门山大局已定,道路很快就会通畅,人也很快就会救出来。我们在山上的意义暂时削弱了。  二十、小导游,16:00  大部队回来了,不出所料,又是无功而返吧。之前几分钟,老农队长乘着张总的越野车也回来了。代理队长Jessie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情况。可是我早已经有点失望的心情在看到这所有的人都回来的一刻,变得更加失望了。  我和Jessie商量,说该体验的场面我们都体验了,该做的事情我们也尽力做了,我已经没有力气了,手也酸了,背也疼了,我们下山吧。Jessie 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山上的事态,炎热的天气,没有卫生间,一万多人在附近随地大小便,还有很多尸体没有挖出来,环境在急剧的恶化。她也认为我们继续呆着会不安全。WB呢,WB没有任何意见。于是,我们收拾帐篷和包,告诉队长我们要离去。是我说的吧,队长很冷漠的说可以,没问题。但是当唯一的医生也说要走,他们心中还是很有点伤感吧。  阿飞本来要走的,可是他的包被别人背走了,所以没有办法离开。小导游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有的人要走,我就留下。如果有真正做事的人走,我就 和他们一起走。”不过他还是有点犹豫不决,因为毕竟在这里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于是我说,要走就走吧,这里没有什么需要你留下的,不要犹豫了。这个 24岁的年轻人很干脆,没有在说什么,也开始收拾行包。  我们四个搭了一辆军车,在6点钟达到彭州县人民医院。  关于志愿者,小导游在天涯上发了一个长长的贴。被版主删了几次,不过最后还是存活下来。他严厉的批评了很多他认为不合格的志愿者,评论了很多他看不惯的行为。  我给出这个链接,是我们后面在一起工作的纪念。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volunteer/1/10629.shtml  二十一、衡总,18:30  下山的时候,我们四人就想好了,如果彭州有事情可以做,我们就在彭州做些事情,如果不行,小导游希望去其它地方,我自己没有决定。 … Read More »彭州6日豪华游(18-34)

彭州6日豪华游(1-17)

全文修订版 【版权所有 Emma 2008】  一、老男,13日12:00  老男是我很多年的朋友,资深的驴友。擅长将一个小小的聚会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集会,例如某天如果我请他吃烤羊,他就会邀约10多个朋友,在边上再开一桌。  13日中午的时候,老男给我打电话,说想组织两个车去地震灾区支援。我急急忙忙的在群内发消息,然后赶到解放碑去和老男等三个人聚集开会,讨论执行方案。老男说不断会有很多人来集结,于是我联系教会,将集结地点设在解放碑圣爱堂。  基地设立之后,大家就还是分头行动了。老男的电话是热线,因为在网上公布的重庆联络人是他。不断有人到来,不断有电话说有人要来,老男很忙。  不过,执行方案并没有讨论下来。等到有将近20人的时候,大家已经不知道如何决策了。最后,老男联系了一个大车,并安排每个人去购买和携带必要的装备和物资,然后大家就散去,等待晚上10点钟集合出发。  二、曹长老,13日下午16:00-19:30  曹长老是个心理学专家,曾经参加了开县的井喷后的心理辅导工作。因为我的负担是到灾区从事心理辅导,所以教会也给她联系,让她来进行培训。  曹 长老有点不良于行,但是人非常热心。她准备了40分钟的讲义,要给我们这些志愿者讲授。我在集结讨论的时候就提出这个意见,但是有人说“能否短一点,我们 没有时间了……”,然后所有的人作鸟兽散,培训竟然没有能够完成。我去给曹长老道歉,说不好意思,因为前方通知我们要去第一线救险,所以不需要这个培训了。但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三、老农,23时  23时我回到集结地点的时候,已经有20多人在那里了,还不断的有人到来。大家依次介绍自己,不过没有办法记住很多用网名作代号的骄傲的男男女女的基本信息。况且,这次行动结束的时候,我和Jessie都患了失忆症,连彼此的名字都记不住了,常常闹出很多笑话来。  老农的名字倒是好记,山东人,普通话。他是活动的发起人吧,我怀疑。不过老冉和老男看起来也是组长,所以我至今也没有弄明白行动组是由谁来领导的。  这样一批全国集结起来的乌合之众,出发前就成为散兵游勇似的,缺乏一个集中的指挥。出现这样的情况,发起人难辞其咎吧。  四、同伴,23:30  Jessie 背着一个比我的背包还要大的包来了。她是个医生,我们英文查经班的姐妹,看来野外经验丰富。WB是通过Jessie知道这个消息的,他是我在唱诗班的同 事,不过他在高音部。他以为是教会的活动,所以就来了。Jessie和我劝他回去多带些衣物,换一双鞋(他穿着凉鞋),带些干粮和饮水在身边。耗子也穿着 一双凉鞋,而且直到最后他都得意的认为,穿凉鞋行动算是选择正确了。我的学生阿飞穿着一双皮鞋来的,他是学工程力学的,不过似乎准备不太充分。  很多人都暗暗的失望吧,这样一支队伍,部分队员难说有多少野外生存的经验,更不用说野外救险的经验了。当然,我也算缺乏经验的那类人。  五、Emma,14日 0:00  晚上的查经班结束的比较早,大家分为4个小组,每个人都开口祷告,为灾区祈祷。John和Ben和我一组,他们都祷告了很长时间。但是,两个小女孩,在这样的时刻平生第一次公开的开口祷告,才是我觉得难得的。  Emma 从下班就陪着我。上次临时出差,她后悔说前一个晚上没有多看我一眼,所以这次她不肯离去。她陪着我购买了一些装备,回家收拾行装,买食品,直到23点集 结,还是不肯回家。于是,她又在教堂的一楼做接待工作,而我们所有的人就可以在8楼开会了。直到凌晨,我们要出发的时候,她才打车回家。  我们的心早就在一起,但是这样的分离,在她心里难免会留下一丝前途未卜的难舍。接下来的几天,Emma工作都不能用心,食不甘味,寝不安枕,直到我在营地外的山上利用微弱的信号打通电话才稍稍缓解她的担心和思念。  六、张总,0:30  张总在开会的时候,简单的介绍了成都的情况。直到两周以后,我才弄清张总的身份是一个运输公司的老总。他开着一辆越野车,刚刚从成都回来。他和成都的红十字会不断的联系,安排我们的行动。呵呵,又一个疑似队长来了,我们出发吧。  张总是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参加行动的,这辆越野车和张总一起发挥的很大的作用,例如运送伤员,给我们带来补给等等,当然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或者说最后间接导致我们四人脱离大部队。  七、深圳胖子,6:30 … Read More »彭州6日豪华游(1-17)

异端的权利

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上学期让陶陶作为必读书看了。但是,那些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一个女人的24小时是如何度过的,当然不推荐他现在看。  我今天开始看茨威格所写的《异端的权利》,是关于宗教改革时期的加尔文等几个人的传记故事。虽然一直不喜欢加尔文的predetermine 理论,但是对于这个人倒是没有什么了解。清教徒,按照韦伯的说法,是资本主义启蒙的奠基思潮。  但是,在茨威格笔下,加尔文倒真的是不堪入目的宗教狂热分子。  “他要求每个人按照上帝的意志和指示来生活。初看之下,这似乎够简单的。但是仔细考虑一下,疑问就出现了。上帝的意志如何被认识呢?上帝的指示在何处可以找到?加尔文回答说,在福音书里,在那里,在那里。上帝的意愿和命令,活生生的存在于永恒的《圣经》中。……  表面上看来,通过这种把书写的文字化为世俗行为至高无上的权威的方式,加尔文只是在重复众人皆知的宗教改革最初的要求,但实际上,他已经比宗教改革跨出了一大步,而且彻底冲破了原有的思想圈子。因为在最初,宗教改革只是一种在精神和宗教事务上努力获得和平的运动。它的意图,在于把福音交到每个人手里,不加任何限制。塑造基督徒品性的是个人的信仰,而不是罗马教皇和宗教议会。这种基督徒的自由,由路德开创,却连同其他所有形式的精神自由一起,被加尔文从他的信徒那里无情地夺走了。……”  所有的独裁专制都始于一种理想的企图,不过当时的人们很难认清这种理想和其他的人类价值之间的潜在冲突而已。以赛亚柏林对此有非常深刻的阐发。很多人都在想,有一天其实我们的子孙也有机会来反思文革或者其他什么东西,可以坦率的讨论我们这一代人的政治记忆。  从文革,到改革,从动乱,到开放,从教会如何奠基,福音如何传播,到如何受到压制,如何复兴,如何在现在的环境下保持信仰,有很多东西值得反思。  我的阅读体验并不会限于神学的范畴,因为这许多的书籍,其实都有真理存在。   ************************************************************************************ 又是一本翻译的败作。 译者严重缺乏神学常识。把尼西亚大公会议翻译为尼西亚市政委员会,把圣灵翻译为精神,如此等等。 看起来很郁闷,虽然是一本极好的书。

心情源于态度

这几天心情不好,因为一个项目的问题,已经结题了,已经得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搞笑鉴定结果了,对方还是不肯付钱,要求还要做一个中间界面。 不是因为钱而心情不好,心情就是不好,这个项目拖了两年了,还没有完。 我不想做了,也不想要那个钱了。随他去吧。   可是心里就像一个结,耿耿于怀的。 我仔细的想,似乎还是没有按照一个基督徒的标准来对待这件事情。 昨天的圣餐主日,向主祷告后,决定还是抽时间将余下的一点工作继续做做。然后,今天就轻松多了。   虽然我还没有开工,状态还是一样,项目还是继续拖延,但是我心里就已经笃定了。 CS Lewis 说,不确定的未来,是最容易让人软弱和受到诱惑的时候。 决定了,哪怕是不理想的决定,行动了,哪怕是不成功的行动,都比等待更好。   也许我真的会完成这个项目吧。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