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年底筹款(圣诞自选项目) | 《新约中的教义进程》(2a)

pen on yellow and red board

筹款进度(继续中):5.674%
翻译进度(有空则继续中):15%

参见:年底筹款(圣诞自选项目) | 《新约中的教义进程》(1)


今天没有太多时间翻译了。早晨陪着Angela去打篮球,给同去的Lisa点了一杯热巧,看着她阅读《哈利·波特》。我准备了一下讲道,但咖啡馆没有插座,只能草草收兵——嗯,没有办法买得起apple m3。

下午照例是洗碗、午休,然后带着David去了健身房跑步。回来的时候他对我说了许多Lego的事,很有趣,但心不在焉。

晚餐之后我决定独自去湖边祷告散步预备讲道,走了一个小时后回家洗碗。然后做了明天要的ppt,觉得犯困。今天应该早睡,明天除了讲道,还有3小时的“救赎进程”工作坊。

Anyway,忍不住又翻译了几句《新约中的教义进程》,对Emma说,这事完全停不下来了,就像拿俄米对路得所说的波阿斯一样,“女儿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Ruth 3:18)。但我要请你不要坐等,为这项目祷告吧,希望可以尽快做完,早点休息。

这书的语言很难,19世纪英语的确是专业折磨译者头秃的工具。举例一句:

好了,继续连载第二章上半部分:


2
作为文集考虑的福音书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马可福音 1:1

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带领我们来到敬虔之奥秘、世人之救赎、充满诸天之荣耀和那永远长存之国度的开端。马可采用的开场白,暗示福音是一个既定事实和完整计划,而他打算回到上帝最初向世人宣告这一事实的时刻。根据这位福音书作者的说法,福音并不开始于耶稣诞生、天使传信让极少数人知晓的时候,而是从约翰在旷野施洗开始——从耶稣主动出现,基督开始公开宣讲自己的话语作为起头。

彼得也认为,福音公开传播的这一刻,乃是整个福音的历史性发端:“神藉着耶稣基督(他是万有的主)传和平的福音,将这道赐给以色列人。这话在约翰宣传洗礼以后,从加利利起,传遍了犹太……这都是你们知道的”(徒 10:36-37)。

保罗在向犹太人传讲救恩之道时,从约翰在基督来临之前第一次向以色列人宣讲悔改的洗礼(徒 19:4)算起。

然而,用在耶稣公开事奉生活起头的经文,同样可以适用于基督的一生。作为事实的福音从道成肉身开始,并在复活时成全。作为教义的福音从耶稣的第一次传道开始,并在圣灵降临时期成全。当上主离世,他留下了业已完美的福音素材,但对福音的阐释才刚刚开始。在他的门徒日后的认识中,圣道的开始及其成全定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

当他们生活在圣灵的时代,将基督福音完全的祝福带给他人之时,他们会记得这福音事实在最初的几年之间,如何呈现在他们眼前,又是如何逐渐出现明晰在他们脑海中的。他们会记得他们从前对这些事实的理解是多么不完美,对与之相伴的教导之领会是多么不足;他们实在无法全然弄明白上主所做的事,但这些事情的意义日后却慢慢显明(见约 16:13)。对他们来说,那几年似乎只是启蒙阶段——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福音的起头。事情就是这样。耶稣所传的福音,还有若干主要细节需要应验,在此之前不能完全显明其意义。在事实尚不完整的同时,教义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前面这句经文不仅刻画了最初的步骤,而且描述了基督在肉身中显现时的全景。福音的起头,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了耶稣从公开服侍直到被接上天为止所有的活动和教导。

对我们来说,神圣教导的这个阶段由四位福音书作者的作品所代表。让我们先从整体上考察这几件作品,将其视为整个新约中基督教义有序发展的起头,然后再单独检视它们每一件,辨别它们在各自内容限制之下系统性推进教义的特征。

于是,我们首先必须观察这四卷福音书如何落位,履行它们作为新约中基督教义起头的功能。基督教义乃是关于已经发生的事实以及出现在人类视野之中、允许人仔细观察的那一位(基督)的教义。所有被视为生命之道的根基,都建立在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人手触摸的事物之上。

在所有推论或应用之前,历史事实本身必须以最清晰的方式呈现出来。平铺直叙的言行记录,几乎不表露感情的简单历史叙述,没有明显计划或系统的事件呈现,几乎没有评论或反思,甚至偶尔出现一句解释就会使我们震惊不已——这就是前三卷福音书的特征。它们构成了后来所有基督教义的基础,提供了所有素材。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些作者所掌握的事实和心中丰富的情感,再读到这几份平淡如水、冷静峻严的编年史,就知道这实在是一件最引人注目的文学事实。他们的叙述不加任何外部评论,只有众目睽睽之下的事实,教导我们与那活在世人中间的基督接触。其明快上口的风格,让我们以最清晰的方式了解场景、事实和基督的位格。

这一教导方式的重要性在于,它首先把客观事实与鲜活人物形象深深刻在我们的脑海,再借着对这段历史的四重复述,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印象。上主四次在恩典和真理的荣耀中从我们我们面前走过,无论福音书在其他部分可能有何偏重或变化,它们都以细致入微的方式四次重复刻画了基督的死亡和复活这一伟大事实。在历史事实和救主的形象被一个接一个的见证所证实之前,我们不会推进到进一步的启示之中。

在圣经的末尾,当圣书结构接近完美时,我们的目光又再次回到我们福音的起头,回到那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实在根据:

“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證,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约 1:1-3)。

我们面前的这些使徒,不仅在谈论他们与主的属灵关系(只有在他离开后,他们才完全理解了这种关系),而且讲述他从前在世上与他们同在的时候,他们留下的记忆。正是由于这个事实,他们的见证是有效的,并且对我们来说也是真实的。“[他]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约 1:14)。我们仿佛亲耳听到了从他嘴里说出的亲切话语,随着他经历各样事情,通过他的视角、行动与讲论来体会,感受他的辛苦、受难与死亡。我们站在耶稣的十字架前。我们进入那空荡荡的坟墓。我们看到他受难之后的复活。他将遍布钉痕的手足伸给我们观看。我们随他去了伯大尼,看他举手向天祝福,注目在遥遥升上天际的他……

随意翻开福音书任何一页,栩栩如生的上主就在我们内心活了过来。我们会在一次感到自己没有被狡猾的寓言所欺,也不是在追求某种理想,或者徒然把握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知道自己所信的是谁,对称我们为朋友的救主感同身受。我们放下了怀疑和争议,也不再批评或理论。我们重新拥有了小孩心性。我们坐在耶稣的脚前,因他同在而生发的信心,渐渐生长,不安地躁动,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出于这个原因,我劝读者诸君——尤其是那些善用抽象观念思考的人——把研读福音书当作习惯吧,以便从实在而单纯的信仰中得到启示。福音故事无论是对学者还是神学家来说都是绝对必要的,无论他们采取系统神学的整齐进路还是自由的思辨都不会例外。因为,除非使用合适的解毒剂,抽象的思维和教条式讨论会影响灵性,耗尽生命。为此,没有一种解药能像阅读福音书、不断回到历史场景那样有效——在这些场景中,上帝的话语已经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福音的第一堂课。

事实上,拥有四份基督在世上生活的见证,比起只有一卷福音书——无论多么完整系统——效果完全不同。若一个画展(如果允许我使用这样的比喻)布置了四个大厅,比起一个长长的画廊而言,我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更有宾至如归的体会。许多福音故事段落重复地摆放在略微不同的光线下,与其他故事组合成不同的联系,导致这些事实更深地沉入内心。

人们为了比较分析福音书的特征,已经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许多人尝试协调或重建它们,以确定作者们的观点,解释他们在选择上、在叙事的起承转合上以及在耶稣讲论安排上的差异。显然,这四部福音历史乃是根据作者各自的选材谋篇原则编辑而成的,其依据的原则难以确定,但从结果看,我们得以从四个不同侧面了解同一位主要角色:神圣的立法者、大能的行神迹者、人类的朋友和上帝的儿子;四个侧写,但只有一幅肖像。

若只有一幅图画,无论多么完整,仍然会给人留下这是一个人怀着偏见记录的印象。谁能说其中哪一部分不是由于证人的视角误差造成的?如果我们有另一人的证言,也许所得的印象将大为不同。但事实上,我们手中有着四个不同的侧写,却构成了一幅一致的图像。它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绘制,但无论样式如何,都是同一个耶稣。概念的统一严整,证明了它的真实性。我们可以感觉到耶稣历历在目,就在面前。在世生活过的人中间,没有人的形象比我们所拥有的这位来自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更清晰、更生动、更真实、更确定。

耶稣基督不仅通过他的事工创造了福音,用他的话语传讲福音,他还教导说他自己就是福音:“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约 11:25)。后来,使徒称他为“我们的和睦”(弗 2:14)、“我们的生命”(西 3:4)、“荣耀的盼望”(西 1:27)。神又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救赎(林前 1:30)。那些得救的人是有份于基督本人的(来 3:14),而不仅是有份于他的恩赐——无论是恩典还是荣耀的恩赐。

基督教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把救恩的基础建立在这位活生生的人及其鲜活的关系中,而不是采用特定的观点或习惯。归根结底,信徒不仅仅是一群坚持三位一体教义或因信称义的人;真正的信徒是信靠基督、住在他里面的人。建立了这样的关系,所有的教义就水到渠成,借着这四位福音书作者的著作即可看出端倪。


版权所有:Eddy Zhang
博客:https://eddyemma.com
出品人:跨文翻译(kuawentrans.com),以职场作为宣教平台。

This image has an empty alt attribute; its file name is kuawen-640x334.jpg

This blog is readers’ supprting. If you are ever moved to support this ministry or my family…

这个博客是由普通读者支持的。若您或您的教会愿意支持跨文翻译的事工,请使用 https://paypal.me/eddyemma 或以下二维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