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July 2023

事工哲学(160)| FAQ

一个非常不情愿、但似乎只好如此的俗套开头:

自从《对抗有毒信仰的资源并不仅仅是再多读一本书》发表之后,不止一位读者朋友私信提问,“老师,如何找到《走出迷雾——信仰的创伤》这本书?”,或者,“《信仰崩塌》这个连载在哪里,我想看……”

photo of nimbus clouds

对抗有毒信仰的资源并不仅仅是再多读一本书

在我看来,经受“属灵虐待”的基督徒并不需要另一本书籍来告诉他们正在经历的事。如果读过《信任崩塌》,也就足以判断自己所在的信仰体系是否“有毒”了。阅读只是一个反省的过程,最终的恢复和医治不是靠着再多阅读一本80%内容重复的旧书,而是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

“斜教”发生理论

有些教会汇集了一群对社会不满的“反对者”,他们在经历了早先的创伤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现实交换物”。所以,他们在教会里推动更激进的行动,以换取臆想或异象中更好的奖励机制与将来的补偿。但对于教会里相对温和、有些中产的基督徒(或者已经跑完当跑之路,有荣耀的冠冕为之存留的老年)而言,这些行动将导致教会必然的分裂,因为对于中产阶级而言,或许“现实交换物”以及预支的下一代,看起来代价太大。

并非书评(8)| “新勇于管教”

豆瓣的介绍是这样开头的:“詹姆士•杜布森被誉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最高顾问,他的事业是为儿童和家庭提供帮助。”

我一向不喜欢被动语态,总觉得没有主语的表述似乎缺点什么。你不知道什么样的人会(主动)将杜布森誉为“美国头号心理学家、家庭最高顾问”,也不知道这两个头衔都誉为何种含义。当然,在“圣经辅导”流行的文化之下,也许“头号心理学家”的意思就是比弗洛伊德更弗洛而伊德的“头号恐怖分子”,家庭最高顾问的意思就是比推荐此书的专家——“集国际教育专家、儿童成长力培训专家、国际商务礼仪培训专家等诸多称谓于一身”更高明的存在。

德先生和罗先生

值得再强调一遍,burning or banning books is always not a good idea, it’s not even an idea but destroying ideas. 这事不需要学过6年级历史课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