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January 13, 2020

为了神学翻译的崇高感和优美感

神学翻译的崇高感 俗话说,控制了基督徒的胃,就控制了基督徒的心。 或者说,你的胃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而目前的中国神学,尚在苍茫的起步阶段。于是,许多补胃的属灵食物,都是从翻译而来。 我一向呼吁教会重视神学翻译,因为一个教会投入在神学翻译上的资源,往往可以决定往后百年这间教会的神学走向和存留,甚至影响到福音在中国传播的大格局。 有些人一生本来籍籍无名,但因为译事而深刻地影响到数百年文化走势。比如哲罗姆翻译“武加大译本”,影响了千年的拉丁文化,路德的白话德文圣经以及圣诗,亦影响了数百年的德语,使其成为哲学表述最精确的语言之一。 是为神学翻译的崇高感。 有位弟兄曾经联系我,说到希望开发一些自动化翻译的工具,帮助提高神学翻译的效率。他甚至已经找到一位做程序员的基督徒联手,预备对中文圣经译本做一个术语扫描分析。 他就此请教自己的牧者,是否有必要深入在这个事工上,牧者的意见是,从事汉语神学翻译的活跃译者不超过200人,似乎不值得投入此项目,因为最终受益的人不多。 但神学翻译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工具;译者本身无所谓受益,只是沟通的手段;神学翻译的真正读者,若是所有汉语文化圈内几代的基督徒,自然可能受益者众。 神学翻译的优美感 新年开始不过2周,已经接触了三个潜在项目。 一个国内出版社希望翻译一本祈克果的最新传记,大约10万字。我很少和出版社打交道,所以问了一下酬金范围,仍旧是“80-100”元千字。 第二个项目是众筹的“汉译英”项目,不在我的“语言对”之内,没有询问细节。 第三个项目是一家国外的出版社想要寻找神学翻译,简单介绍情况之后,开门见山说翻译的酬金100元千字,其他工作人员都是义务劳动,连酬金也没有。我只能回复,抱歉无法参加。 是为神学翻译工作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人合一的优美感。 “用爱发电”:一句兼具崇高与优美的格言 我仍然希望唤起教会对神学翻译的译者收入问题之重视,但我更希望从事翻译项目规划、管理和募款的人,比如出版社的编辑们或者扛着大旗的名牧们、神学院的教授们,能够好好体谅一下从事神学翻译的译者之辛苦。 近来有位相当不错的译者联系了我。他有海外学习神学的经历和海外牧会的经历,已经翻译过几本质量上层的书,也与一家著名主内出版机构有过合作。 我照例请他自己评估三个数据: 一个月养活一家人需要多少钱花销 按照出版社要求的质量翻译交稿,1小时能够产出多少字 出版社支付的稿酬——税前、往往要拖延到出版之后才支付的稿酬是多少 我的译者朋友回答说,翻译一本艰难的神学著作,一小时不过250字而已。他的愿望是将速度提高一倍,到一小时500个字,然后就愿意以100元千字的价格从事神学翻译一辈子。 但我不相信“用爱发电”这种崇高而优美的说辞。我希望他能够拿到一个专业人士正常的收入水平,比如律师的小时咨询费,心理咨询师的小时咨询费,或者医生的时薪。… Read More »为了神学翻译的崇高感和优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