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另一个耶稣讲的故事的解读

浪子的故事在路加福音15章。
 
11 ChiNCVs:  耶稣又说:“某人有两个儿子。 

12 ChiNCVs:  小儿子对父亲说:‘爸爸,请把我应得的家业给我。’父亲就把财产分给他们两兄弟。 

13 ChiNCVs:  过了不多几天,小儿子收拾一切,到远方去了,在那里生活放荡,浪费钱财。 

14 ChiNCVs:  他花尽了一切所有的,那地方又遇上了严重的饥荒,就穷困起来; 

15 ChiNCVs:  于是他去投靠当地的一个居民。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16 ChiNCVs:  他恨不得吃猪所吃的豆荚,可是没有人给他。 

17 ChiNCVs:  他醒悟过来,说:‘我父亲有那么多雇工,又有丰富的食物,我却要在这里饿死吗? 

18 ChiNCVs: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对他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 

19 ChiNCVs:  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20 ChiNCVs:  于是他起来往父亲那里去。他还在远处时,他父亲看见了他,就动了慈心,跑过去抱着他,连连与他亲嘴。 

21 ChiNCVs:  儿子说:‘爸爸,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不配再称为你的儿子。’ 

22 ChiNCVs: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快把那最好的袍子拿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手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23 ChiNCVs:  把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要吃喝快乐, 

24 ChiNCVs:  因为我这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欢乐起来。 

25 ChiNCVs: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的时候,听见音乐跳舞的声音, 

26 ChiNCVs:  就叫了一个仆人来,问他这是怎么一回事。 

27 ChiNCVs:  仆人说:‘你弟弟回来了,你父亲因为他平安无恙地回来,就宰了肥牛犊。’ 

28 ChiNCVs:  大儿子就生气,不肯进去;父亲出来劝他。 

29 ChiNCVs:  他对父亲说:‘你看,我服事你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令,可是你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欢乐。 

30 ChiNCVs:  但你这个儿子,常常跟娼妓在一起,花尽了你的财产,他一回来,你倒为他宰杀肥牛犊!’ 

31 ChiNCVs:  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常跟我在一起,我的一切都是你的。 

32 ChiNCVs:  只是因为你这个弟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我们应该欢喜快乐。’” 

 
有很多神学家反对将耶稣的比喻当作寓言来看待。但是,这个故事实实在在是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一个对应的实在的角色。父亲代表神,小儿子代表世间的罪人,大儿子则代表律法主义的法利赛人。这样说来,是一个关于人如何在恩典中得拯救,与神和好的故事。

 
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故事,耶稣又采用了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不象伊索寓言,总是狮子和小白兔之类的超现实形象。所以,这个故事也可以解读为描写父子冲突与和好,兄弟之间的矛盾。

 
关于猪食一节,则依赖于犹太人的生活和文化背景。他们认为猪是最肮脏的,何况与猪抢食,简直就没有办法。
 
看看法利赛人的代表,大儿子的表现,也很有意思。这个律法主义者,从来就不能感受到欢乐的,他并不原谅,所以常常觉得委屈和悲苦,连弟弟回来的欢乐也不能体会。看看作为神的父亲,对于罪人是多么慷慨,多么的喜爱回头浪子,让这个民间故事中最常见的主题——浪子回头表达了多少神学的意味。

 
浪子来回头,需要的是悔改。神永远都在等待我们,等着我们回去。